现代化是积累出来的大众化阅藏也是积累出
2024/9/19 来源:不详大众化阅藏
理念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TRIPITAKAREADINGPOPULARIZATION
前段时间去山西晋城,从洛阳出发,沿二广高速公路一路向北。路上有一段连续十几公里的隧道,不是一个隧道,而是一个接一个的隧道,刚出一个没几十米,又是下一个隧道。其中最长的一条有好几公里,再加上一串长长短短的,就有十几公里了。
钻过一条又一条隧道,光线时明时暗,汽车却一直是在平稳中行驶。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现在二十多分钟就可以通过的路程,以前翻山越岭、盘上盘下的,不知道得要多久?至少得半天吧。如果那时候有人说这段路其实二十分钟就能过去,人们肯定不信。半天的路程是怎么缩到二十分钟的呢?看看两侧的岩壁上开凿的痕迹,十几公里隧道,那可是一厘米一厘米挖开的!多少人昼夜不停的干好几年,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不过,有了这一次性的投入,后来过路的人就方便了。我觉得,这就是现代化的本质。那些一次投入、长期受益的事,投入再大也要坚持,现代化就是这么积累出来的。
回头说到阅藏,也是这个道理。很多人奇怪,“过去阅藏那么难,你们现在怎么不到一年就能通阅经藏,而且貌似不太费劲,还能每天抽出几个小时念佛、拜忏、讨论。这怎么可能?一定有问题,效果肯定好不了。”我觉得,这种思想就是在用农业时代的思维模式想问题,不理解现代化进程中积累的力量。
大众阅藏的主要工作,表面上看是宣传与推广,实质上是“改进方法、提高效率”,做一些扎扎实实的开路工作,让阅藏变得不那么难,参加的人自然就会越来越多。这就好比进山西,路不好的时候,那些不辞劳苦、翻山越岭进去的人有没有?有!但毕竟少,你再宣传号召也没用。逢山凿洞、遇水搭桥,路通了之后,只要告诉大家“路已经通了”,去的人自然越来越多。山西的资源与魅力一直在那儿,只要把阻碍大家进去的问题消除了就行了。
阻碍阅藏大众化的问题是什么呢?最关键的问题是,现有的大藏经版本,大多数都是古版大藏经的影印本,也就是复印本而已。古版经书,繁体、异体、无标点、竖排、自右向左……再加上字体、字号等等阅读界面问题,与现代人的阅读习惯相差至少有一百多年。
为什么很多人请回《乾隆大藏经》后只是供奉?因为字又密又小,还不是习惯的字体,没有标点,分段不细,读一会儿就头晕眼花,读不下去了。好几位参加大众阅藏的积极分子,都曾经有过尝试读《乾隆大藏经》的失败经历。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没有分段和标点的经文,一片一片的文字,看着都晕。
在大众化阅藏这件事上,真正开挖隧道,做这种基础工作的先行者是台湾cbeta(中华电子佛典协会)的那些人。他们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开始做藏经电子化,花了十几年才录完,到现在还在点标点。
录入、分段、点标点,然后用大家读起来最舒适的字体和版式排版。经过这一番基础工作,经文还是那些经文,字体不一样,密度不一样,阅读体验也就不一样了。
“勘同”是另外一项挖隧道的活儿,也就是把《大藏经》中重复翻译的经文挑出来。完成这项工作,就得把大藏经读上好几遍才能找齐。勘同的工作,古人一直在做,近代学者也在做,大众阅藏的勘同工作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做的,应该说工作量已经不大了,可到现在还是有零星发现。近期,大众阅藏的勘同成果有两个,一是发现《佛说父母恩难报经》是《本事经》中一段的单译,二是发现《比丘避女恶名欲自杀经》是《杂阿含经》中一篇的单译。
录入、校对、标点、勘同、选善本,这些好比是大众阅藏中的开凿隧道工作,是真正的体力活儿。这些基础工作做得有点儿样子了,下一步就是把开好的隧道串起来,全线通车。这活儿没挖隧道那么辛苦,但也很重要。不全线贯通,隧道也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全线贯通的工作有哪些呢?那就是分类、排序、汇编、规划以及共修。道路贯通到这一步,才会有车辆陆陆续续开进来;工作做到这一步,大众阅藏才能真正成气候,才能为佛教源源不断地注入充满生命力的活水。
无论是录入、校对、标点、勘同、选善本这些开通隧道的基础工作,还是分类、排序、汇编、规划、共修这些贯通道路的工作,这些办法加起来,目的都是降低阅藏难度。综合难度降下来了,大众参与度自然就升上去了。
大众阅藏是一个系统工程,这种开凿隧道与贯通道路的工作还有很多。在这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建设中,有许多人在默默地努力工作。比如,悦藏居士最近几个月都在忙着把《大般若经》中提示经文结构的句子标出,这相当于在路边给行驶车辆设置一些提示标牌。再比如,北京一位居士这两年一直在梳理大藏经中的异体字,再把异体字转成标准繁体字,这就为将来的繁体转简体做好了准备工作。一个人的努力工作,让所有人的效率大幅提升,这就是隧道效应,这种付出是很值得的。类似这些工作,包括电子墨水屏“阅藏宝”在阅藏上的应用,这些都是积累的力量。
难度降低、效率提高,都要靠大量基础工作来支撑。农业时代的人不理解积累的力量,就不能想象进出山西会变得那么方便。如果一个现代人不相信普罗大众能阅藏,那就说明他的理解力还停留在农业时代,还没有开始观察和思考现代化进程中积累的力量。
本佛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