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柏真可你可别把直指人心,不立文字的
2024/9/17 来源:不详紫柏真可大师在出家之初,就立志“贯通经旨,代佛扬化”。他的一生十分重视收集和整理编撰印刻佛教经典,和禅林前辈的语录著作。他发愿募刻方册本藏经,以利用当时较为发达的印刷业来广为刊印流布佛教经典,他还拟续修《明传灯录》,并把它视之为自己一生的慧命之一。紫柏真可大师对推重文字经教的禅门大德也甚表礼敬,对他们的著述更视为珍宝。
紫柏真可大师在弘法时,特别推崇北宋禅宗学者慧洪觉范的“文字禅”思想,主张禅与文字不可割裂,强调文字般若对禅悟的重要助缘作用。在中国禅思想史上,所谓藉文字言述以求明心见性、证达禅境的“文字禅”方式,从表面上看,这一方法是与初祖菩提达摩以来的禅宗所标示的“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旨趣直接相违的,紫柏真可大师却不是这样理解的。
他认为:一切语言文字皆自心之变,心外无法,真正悟明心性之人,是不可能执着文字语言究竟是“立”还是“离”的。紫柏真可大师曾以《楞伽经》为例,说明自初祖菩提达摩以来的禅宗诸祖对经教圣言的重视。那么,为什么菩提达摩又要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呢?紫柏真可认为:不外是“应病以药”!他解释说,菩提达摩所立“直指人心,不立文字”的禅宗宗旨,乃是“应病投剂”。
因为菩提达摩祖师开始来我国的时候,我国正处在诸多佛经刚刚传入中国后的“译经”期转入“研究经典”的一个过渡时期,当时的佛教界和社会偏重于各种经典的教理研究,在表现上,大都执着于经教文字翻译,而对“生命的解脱”有所疏忽,所以,菩提达摩祖师针对佛教学者这种疏忽内省的弊病,特别提示出佛教的本旨,不在经教语言文字,而在识自本心,见自本性。
但是后世学者不知初祖菩提达摩大师的本意,以讹传讹,于是将经教文字拒斥于禅门之外,到了紫柏真可大师所处的晚明时代,文字与禅更是“严于水火”了。所以,紫柏真可大师针对“学禅者不务精义,而学文字者不务了心”这二种偏颇倾向,而不惜冒犯宗门禁忌,倡言文字与禅的再度结合。但是,实际而言,在晚明的佛教丛林中除了有文字与禅的相互排斥,即宗把经教文字拒之门外的陋习时弊,更有“文字禅”的种种现实流弊。
并非是语言文字本身有碍于闻道,只不过是求道者不善用心罢了。换句话说,文字语言就有如助人入道的阶梯,照破黑暗的灯烛,它只是悟道的工具,而不是“道”本身。所以,紫柏真可大师批评当时学道的人都是见指忘月,舍本逐末。由此可见,紫柏推崇“文字禅”思想,其根本宗旨是在于透过文字阶梯,参透自心,悟达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