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罗什来中国共翻译出多少部佛经经典影响
2023/11/20 来源:不详鸠摩罗什前年出生于西域,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秦高僧,中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又译鸠摩罗什婆、鸠摩罗耆婆,意译童寿。鸠摩罗什天生具有慧根,据说鸠摩罗什无师自通学会了梵文,五岁日颂千偈,七岁出家,九岁便能登坛讲经,名闻西域,是名副其实的神童。在后秦的十几年间,鸠摩罗什与弟子翻译了多部大小乘经、律、论,鸠摩罗什培养了众多弟子,著名的有“四圣”,即道生、僧肇、道融、僧叡。
在后秦的都城长安,皇帝姚兴在城北大兴土木,为鸠摩罗什盖起了说法的场地--逍遥园。鸠摩罗什在这里开始大量的翻译佛经。皇帝姚兴十分赞赏鸠摩罗什的建议,他立即为鸠摩罗什开辟了译经场地,还特地选派了八百名僧人来配合他的工作。长安译经场由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国家组织的大规模译场。
鸠摩罗时在弟子们的配合下,首次对佛教全部关键词汇都给出了详细准确深入浅出的解释。鸠摩罗什的译经几乎触及佛教浩繁经文的各个方面,他的译著大部分成为中国佛教各宗派立宗的经典依据。“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名句,就出自鸠摩罗什翻译的《心经》。这位西来的高僧,通过对语言的卓越理解,将印度佛经化作优美的汉语经典。
一千六百多年来,没人去增减或改变一个字。在汉传佛教历史上,最初由鸠摩罗什翻译出来的“烦恼”、“苦海”、“未来”、“心田”、“爱河”等词汇,今天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鸠摩罗什与弟子在弘始三年至十一年期间,译出《大品般若经》、《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成实论》等论。
译经总数据《出三藏记集》,为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据《开元释教录》说,共作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