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所谓佛法,即非佛法与一切法皆
2023/11/20 来源:不详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有哪些 http://www.bdfzkyy.com/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佛陀为须菩提开示般若实相、真如妙性的一部大乘经典。正所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云何住,指向般若实相;云何降伏其心,指向真如妙性。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包含有两个角度层面的认知:一者,从“我”度众生的角度来分析认知“佛与众生”的关系;二者,从众生度“我”的角度来分析认知“众生与佛”的关系。
既然我们是趣入轮回、恋留三界、落于三有之中的攀缘众生,我们并不是清净觉悟的佛,而只是以攀缘心为自性的众生,愚痴顽钝的我们,为何还会有一念之明,从之而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呢?因为众生与佛皆自具足真如妙性,是谓“如来”。何谓为“如来”:佛是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来的佛。
完整的“如来”妙义,包括从觉悟的角度度脱众生,从众生的角度促进觉悟。金刚经也是从这两个角度来阐述般若经义的,在经文中须菩提前后两次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须菩提为什么要有两次相同的发问呢?这是为了配合佛陀,让佛陀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层面来分析“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因为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层面所作的分析,所以呢,就会有些让人看似前后矛盾的经句。比如说“所谓佛法,即非佛法”与“一切法皆是佛法”。这两个经句矛盾吗?既然说“一切法”那么必定要包括“所谓佛法”,那么如果“一切法皆是佛法”,更何况所谓佛法,如果“一切法皆是佛法”,那么“所谓佛法,便即佛法”。这不就明显地与佛陀所说的“所谓佛法,即非佛法”前后矛盾了吗?
为什么佛陀的说法会有前后矛盾之嫌呢?是佛陀说错了,还是译经的大德译错了呢?佛陀不会错,译经的大德也没有错。只是因为这是从两个不同层面所作的开示。从度脱众生的角度来看,所谓佛法,是度脱众生之法,而非彰显佛之功德之法。“所谓佛法,即非佛法”,是在告诉大家,所谓佛法,并不是为了让佛区别于众生之法,并不是让众生分别与佛之法。因为“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所以呢,“所谓佛法,即非佛法”。
圆觉经云:起幻法,以灭幻众。以众生如幻故,所以呢“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佛法者,无为之法,出离差别之法。所谓佛法皆如筏喻,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要是佛法被别有用心之人,用来当作神化、迷信的说辞,那么“所谓佛法,即非佛法”。
华严经云:“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觉”。因此呢,“众生”并不是让“我”来度脱的,“众生”是来促进“我”的觉悟的。若离众生,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烦恼即菩提,众生“众生”者,法也,以是故,依“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依“实相”而离相,则“所谓佛法,即非佛法”;依真如妙性,则“一切法皆是佛法”。
愿佛佑吉祥
弟子周襄写于离生别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