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乘僧团诞生枝末分裂跟印度佛教发展
2024/9/3 来源:不详公元1世纪左右,在当时印度的佛教团体中,开始出现一群不急于自我解脱,而以利益众生为宗旨的修行者。
他们认为修行的目的不只是获得自我解脱,更重要的是要救度众生,使众生都达到觉悟。于是,他们根据《大般若经》、《维摩经》、《妙法莲华经》等佛教经典来进行修持和传教,大乘佛教自此在印度兴起。
所谓“大乘”,就是大的交通工具,即“获得真知、达到解脱的大的途径与方法”。在大乘佛教兴起后,大乘修行者将以前的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中的一些流派贬称为“小乘”,意思是小的交通工具,小的途径与方法。
从此时开始,印度的小乘佛教逐渐发展为大乘佛教,这使得原本因小乘佛教定型而几乎僵化了的佛法,重新回转到佛院陀的本怀并且复兴起来。
在根本分裂的基础上,佛教又发生更多小的分裂,并形成了许多部派,史称“枝末分裂”。这些分裂从公元前4世纪一直持续到公元1世纪,这一时期的佛教也被称为“部派佛教”。
根据北传佛教史料的记载,部派佛教包括大众部和上座部,共分出了二十部,其中上座部为:犊子部、法上部、贤部、说一切有部、雪山部、正量部、法藏部、饮光部、经量部、密林山部、化地部。大众部为多闻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说假部、制多山部、一说部、出世部、鸡虚部。
公元7世纪中叶,印度的婆罗门教与其他宗派互相融合,誕生了一个新的宗派印度教。随着印度教的复兴,大乘佛教修行者吸收了印度教的修行方式,形成了密宗,这是印度佛教的最后一种重要形态。
作为大乘佛教的一种,密宗是在师徒之间秘密传授,具有神秘内容的特性,因而又被称为密教,也称秘密教、瑜伽密教、金刚乘。
密宗是以大日如来为信仰以《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为根本经典,在教理上以大乘佛教中观派和瑜伽行派的思想为理论前提,在实践上以高度组化的咒术、礼仪、本尊信仰崇拜为特在修行上则重视导师的引导和秘密的仪式。
密宗与大乘佛教其他宗派的修行方法不同,密宗主张修习口诵真言咒语(语密)、手结契印(身密)、心作观想(意密),这三密具备就可以立地成佛,比起大乘佛教的修行更注重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