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心经的正确运用吗
2024/8/12 来源:不详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http://www.xxzywj.com/m/
#读书修行#
你知道《心经》的正确运用吗?
《心经》多个字很多人都能倒背如流。也各有各的灵活妙见,有人用来抄诵静心,有人希望建功立德,也有人希望开启智慧,还有人说“悟透”其中的几句话人生从此开挂,这种“讲者”应该算是“悟透”了吗?没看到说这样话的人的“开挂”迹象,反而被“挂”的迹象明显。
也有人说《心经》这个“心”是“核心”的意思,这种讲法就过于笼统了。《心经》全称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部经讲的是般若波罗蜜多心,是观自在菩萨演示的“深”般若,般若是智慧,波罗蜜多是到彼岸的意思,可以理解为解脱烦恼的方法。通常说的六度万行里面的六度,就是六度波罗蜜多,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此处注意讲的是“深”般若,是与如来境界相同,见空性而不落空,达到不一不异,不断不常,不生不灭,不来不去的“中观”八不境界。“浅”般若如同“小船”,各自解决自己的烦恼。
这六度波罗蜜如同六个门口,都可以到达究竟的境界,比如:布施有三种,财布施,就是财物的施舍,法布施是善于讲解“善”的方法,无畏施是让人达到“心无挂碍,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的方法。持戒有不同的细则,但相同的都是“知止”,我们敬重持“重戒”的修行者,也不要小看持“五戒”的修行人,严守戒律的弘一曾说过五戒要想持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说过“不饮酒”这个最好执行,其他四戒,若从起心动念上考量也不是每个持戒者能严格做到的。比如常说的“背女子”过河的故事,背的人已经放下了,埋怨的人还在心里不清净,虽然他“身”未犯,但是“心”立有了障碍。忍辱也不是别人打你,你不动,而是一种“泰山崩于眼前而不动”的泰然心态,能达到前念不恋后念不起的究竟。
所以《心经》的灵活运用在这六度的实践中,我们常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修行要在细微处能观察到自己的“不清净”之处,能“照见”自己,才能更好的自立利他,才是正道。
什么是佛学里面说的“自性”?
《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妙义
生活中如何正确地运用《心经》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