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书画张振鹏楷书恭录心经两种
2023/6/2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635657.html
KnowArt|张振鹏楷书恭录《心经》两种
局部
竖图
局部
般若哲学,在中国的流布时间非常长,超过一千年,影响也非常广。可以说,也是最具有生命力的,尽管般若哲学作为一个学派,就是以大乘中观学派为代表。它到鸠摩罗什,也就可以算终结了。往后再推,也推不过唐僧的译经。
但是般若,作为一种思潮,千年以来与中国佛教同行。因为对于我们中国学僧来讲,追求大菩提和追求大解脱,它是一样的,一样重要。可以说中国佛教诸大宗派无不受到般若哲学的洗礼。在中国民间流传最广的哲学著作,它也是般若类的,是什么呢?《金刚经》和《心经》。但有意思的是啊,作为般若哲学的顶尖大师鸠摩罗什对《金刚经》是持批判态度的。
就哲学角度讲,般若哲学它是属于怀疑论和不可知论。这在西方哲学里,是一大思潮,但是它在中国的长期广泛流布,是和我们中国读书人的性格特点相关。
我们中国的知识阶层,自古就有强烈的两面性,既安于现状,又不满于现状。既不怕牺牲,但有时候又患得患失。中国知识阶层自古以来处在社会的动荡中就有这种两面性。你无力去改变现状,又需要去发泄。怎么办呢?他一接触到般若哲学,般若哲学里头鄙视世俗、鄙视言教的批判精神就很容易引起知识分子的共鸣。
可以说,自古以来,当知识分子阶层处于他生活的上升阶段期,他往往就会接受般若哲学中轻蔑信仰、轻蔑道德的约束,玩世不恭,用这些来进行自我辩解。当他们处于生活的下降阶段的时候,就立刻被般若哲学中那些看破红尘、世间无常这种思想体系所打动。我们说过般若哲学,是一套两面夹击的哲学,这也是般若哲学在中国知识分子中长期有市场的原因。
另一方面,般若哲学,蕴含的很多哲学命题。是跟道家相同的。我们会看到,佛教有批判老子的,但佛教很少有批判庄子的。这说明,他们在概念中有共通点。可以说,道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固有的基因、血脉。
我们最后必须承认的是,般若哲学,在它的哲学精神上是有非常积极的一面的,虽然它有时候因为它的双重真理标准,会倒向混世主义,但是它确实有非常积极的一面。就是它的怀疑精神,般若哲学这种怀疑一切的精神,其实就是科学精神中最重要的要素,科学是什么?就是怀疑,我们绝不迷信权威,任何一个东西,都会先打一个问号,再去求证。而般若哲学,在后来中国禅宗的创立过程中可以说发挥了支柱性的决定性的作用。
——摘自《佛教哲学》作者:闲者知无涯
张振鹏,字云之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协小楷书法家协会会员。年生于山东新泰,自幼习书,以王羲之、文征明、钟绍京、姜夔、欧阳询、赵孟等楷法为宗,并长期以唐人写经、隋代、宋代写经等诸体的灵活掌握。师从山东省书协楷委员会副主任元畅逄春伟恩师的精心指导,多年来立足传统,临池无间,日课不辍,尤其擅长楷书,精于小楷。作品入展入选情况:入展“中国书法·年展”全国楷书作品展(中国书协);入展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中国书协);入展第四届王羲之奖全国书法作品展(山东书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