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忘集026雍和宫26佛
2023/4/5 来源:不详白癜风有哪些表现 http://pf.39.net/xwdt/160425/4834283.html
“雍和宫”系列课专题课根据闲者知无涯老师的喜马拉雅音频整理。
文字稿由群主安瑞及群友团队整理提供。群友团队名单如下(按课程序号排序):
首稿:天心、青玉案
首校:安端、恒审、老飞哥、草莓、生显、识良、、任小占、周新伟、梅、茯恩、灵犀、铭、无云、Edward、王珺钰、大东
终校:安端、天凉好个秋、灵犀、铭、Edward、静能生慧、无云、恒审、任小占、生显、老飞哥、梅
本课首次上线:.11.24
佛教艺术之造像-汉梵六部上一课,我们讲到了——雍和宫本宫十八罗汉像,它的造像工艺比较特殊!正好到了这个位置,我们就借机把雍和宫佛造像,以它为例,讲解一下儿佛造像的分类和方法。
中国的佛造像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叫作“汉式”;一类叫作“梵式”。汉式呢,又叫“唐式”。唐式佛造像这支,就是我们中国主要的佛造像,它发源于东晋,起源很早,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时代开始。汉式造像,是以古印度佛像为底本发挥的!发挥的是我们中式审美,完全用中式审美改造的。比如我们从看的……北魏、北齐、唐、宋……这都是唐式造像。
梵式造像这一支呢,它起源就很晚!这个“梵”,指的不是古印度的“梵”,是指西藏的“梵”……因为,元朝忽必烈他信奉的是藏传佛教,国师是萨迦派的八思巴。所以,自元初开始,西藏样式的佛造像就流入了汉地,然后跟我们的审美作了次结合,这个就叫——梵式造像。
藏传造像传过来,是一种比较纯粹的梵式造像!但是,它这种造像,在西藏地区又有不同……因为西藏它分好几个部分——前藏、后藏、卫藏……它的风格是不一样的,这跟传入佛造像的时期有关,也跟传入地有关。什么意思呢?有的佛造像是从尼泊尔这个风格直接翻山到的西藏;有的,是从印度到的西藏,它们传进来的时间也不一样。佛造像是一种艺术形式,它一旦传进来,一定会和本地的艺术色彩进行结合,所以就形成了藏传佛造像的几派。
雍和宫的佛造像,大部分都是梵式造像!而且,做工很精美!这跟雍和宫造像的来源有关。雍和宫佛造像主要来源有三个,叫——赐造、捐造、自造。什么叫赐造呢?就是雍和宫内庭造的……赐给它。雍和宫当时,就是……清宫当时可以造像有两个大单位,一个叫“养心殿造办处”,一个叫“中正殿喇嘛处”。由他们造的像赐给雍和宫。你想……皇上赐的东西能差吗?对吧!从材质到样式到做工……那都差不了!赐造造像都是最精美的造像。
第二类造像,要糙一点儿,叫“捐造像”。啊,我们说——糙一点儿,也是比“赐造”糙一点儿……那比别的,那就精美多了!捐造像,是蒙、藏两地活佛来京时带的造像,就是进贡用的!但是因为它是进贡用的,所以这类捐造像的特点就是——体积比较小……因为,来的路上很远嘛,体积小,它得好带!你大活佛进贡,它……不方便带也不行!而且,它进贡来的东西,肯定也不会差。
第三类,叫“自造像”。雍和宫的自造像也是比较精美的!因为雍和宫自造像,它主要的造像时期在乾隆朝。我们知道啊,就是……对古董行儿有点儿了解就知道——乾隆皇帝这个人,他的审美非常地繁复!清三帝的审美——雍正的审美是最高的!下一个就是乾隆。但是乾隆的审美啊,比较阴柔……就,繁复阴柔……所以,他造像都做得很精细。
如果从造像的类型来看……我们刚才说的是——大分类啊……汉式和梵式。如果我们以造像的具体的神来分类,佛教显宗造像一般分为三部,叫作——佛部造像、菩萨罗汉部造像和护法部造像。佛造像就不用说了啊……释迦牟尼佛、燃灯佛、弥勒佛。菩萨罗汉部,呐!有菩萨……观音菩萨;罗汉部……十八罗汉。护法部,四大天王。
佛教的密宗造像要比显宗造像要多三部,就是——是我们显教没有的造像形式。这三部,叫——上师部造像、本尊部造像和佛母部造像。我们汉地没有上师部造像,我们也没有“本尊”概念……显教没有“本尊”概念,所以,也没有佛母部!我们汉地只有菩萨。就……女性的就只有多罗菩萨——菩萨部造像。我们没有佛母部造像。
这就是显宗三部——佛部、菩萨罗汉部,加护法部……和密宗三部——上师部、本尊部和佛母部。加起来,这就是佛像的一个——以神作分类的模型,叫“六部造像”。
这“六部造像”里,有四部造像是有藏传佛教特色的:
第一部,叫“上师部”。“上师”这个概念,我们汉传佛教就没有!因为我们汉传佛教讲“三皈依”;藏传佛教讲“四皈依”。它在法印上,我们汉传佛教叫“三法印”;它叫“四法印”……它在法印上多了一个法印,叫“诸漏皆苦”。它在皈依上也多了一个,叫“皈依上师”。所以,雍和宫的上师像就很多!但是造像不多……造像主要是宗喀巴大师的造像。但是在唐卡里,上师部……雍和宫有很多上师部唐卡,各级活佛的唐卡都有!但是造像,主要就是宗喀巴大师像。啊……也有海珠巴,也有克珠杰……少!
有藏传佛造像的第二部,叫“本尊部造像”。这个“本尊部造像”是藏传佛教所独有的。密宗,藏传密宗有五大本尊——大威德金刚、密集金刚、胜乐金刚、喜金刚、时轮金刚。这是密宗的五大本尊。但是雍和宫主要供奉的本尊是三大本尊,就是——大威德金刚和密集金刚和胜乐金刚。这是雍和宫主要的三大本尊。喜金刚和时轮金刚少……虽然它有一个时轮学院。喜金刚也比较少。
所谓本尊是什么呢?它是密教修行的一个概念。我们汉传佛教的显教部分,属于大乘教——它修行的是身、口、意……身业、口业、意业。但是呢,“净三业”并没有“本尊”的概念!我们汉传的密教也有“本尊”的概念,但是我们很少提……因为唐密在大陆基本上消失了。
藏传佛教属于金刚乘!金刚乘,对“三密”就是有要求的,就是——身密、口密、意密。它这“三密”的修行,要跟自己修行的“本尊”相对应——你修行哪个“本尊”,你这“三密”就要跟哪个本尊相对应!这就是“本尊”。我们后面讲到密宗殿,会仔细展开讲——本尊的理论来源。
每一位“本尊”都有自己的修行方法。本尊造像在藏传佛教寺院里,具有独特和重要的地位!本尊造像又分两种——单身像和双身像。单身像就不用说啦……我们都知道!所谓双身像呢,我们民间叫“欢喜佛”。其实这个词还并不是民间造的……这是台密——天台密宗造的词……欢喜佛。
这类双身佛造像,是藏传佛教所独有的!我们汉传佛教也有双身像,但是形式并不一样——我们的双身像是二佛并立,比如——双观音像、双思惟菩萨造像、双世尊像……这个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汉传佛造像有很多双菩萨造像。进入唐以后就消失了。这就是本尊类造像——藏传佛教比较特色的。
第三类,有藏传佛教特色的佛造像,叫“佛母部造像”。什么是佛母部呢?佛的母亲!谁是佛的母亲?智慧。因为智慧生诸佛——般若生诸佛!般若智慧就是诸佛之母!因此,佛母部造像……这个佛母,她不是真的“妈”!她是一个理论抽象的“妈”……就是——般若智慧是诸佛的“妈”。
在藏传佛教里,佛母又被称为“明妃”。我们看本尊双身像里,他们抱的那个都叫“明妃”。为什么佛母叫“明妃”呢?这是根据密宗的经典——《大日经疏》上面定义的!“明”字的定义叫“大智慧光明义”;“妃”字的定义叫“三昧耶义”。
明,就是智慧!妃……三昧耶是什么呢?三昧耶,是一种密宗的戒律,是不可违背的!明妃的“明”代表的是大智慧、大光明;“妃”代表的是“三昧耶”,是密宗不可违越的戒仪。那么“慧”就破除一切烦恼,“戒”就增长一切功德。因此,“明”、“妃”合起来就是佛母,佛母又称“明妃”——破一切烦恼,长一切功德。
那,典型的佛母部造像呢——绿度母、白度母、尊胜佛母、大白伞盖佛母……时间到!我们下一课讲第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