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著名公案,打坐是否能够成佛,来看一看

2025/4/8 来源:不详

“磨砖作镜”是禅林著名公案。南岳怀让是唐初著名禅师,祖籍陕西安康,俗姓杜。幼年便喜欢读佛书,玄静三藏很器重他,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要是能出家的话,必定能获得上乘佛法。”怀让十五岁时礼荆州玉泉寺宏景律师出家。二十五受具足戒,专心学习戒律数年。有一天他感慨地说:“我受戒五年,广学威仪,俗穷佛理而难契当。”因此便与同学僧坦然结伴参礼慧安国师,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国师说:“为什么不问自己意?”二人又问:“如何是自己意?”国师答:“当观密作用。”二人问:“如何是密作用?”

国师眼睛一开一合。坦然豁然大悟。怀让不契,则到曹溪礼拜六祖。六祖问:“从哪里来?”怀让说:“嵩山来。”六祖问:“什么物,怎样来?”怀让无言以对。怀让在六祖会下八年,才恍然有省。他把自己的心得报告给六祖:“说它像个什么就不对了。”六祖问:“还需要修证吗?”怀让答:“不能说不用修证,但也不能说不修证就被污染了。”六祖印可道:“只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你是这样,我也这样。西方般若多罗祖师预言说:“从你的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你记在心里,不要宣说。”

怀让又在曹溪侍奉六祖十五年后,游历南岳衡山,寄住在般若寺。当时山中有一个年轻的和尚天天在坐禅,怀让见这年轻后进一表人才,认为他是可造之才,或许就是般若多罗祖师预言的马驹。所以多次找他谈话,准备接引他,可这位后生硬是不理。怀让于是拿来一块砖,天天在年轻人面前磨,年轻人还是不理。不知过了多久,年轻人终于忍耐不住,问:“和尚,你是在干什么啊?”怀让说:“我在磨砖做个镜子用。”

年轻人哈哈大笑,他嘲讽道:“真好玩,都说镜子是用铜做的,砖头哪能磨成镜子。”

怀让反问道:“年轻人,你在这里干什么?”年轻人说:“还用问,打坐呀!”

怀让问:“打坐干什么啊?”年轻人说:“打坐为了要成佛。”

怀让呵呵大笑,他也嘲讽地说:“你既然知道磨砖不能做镜,那么打坐怎可以成佛呢?”

年轻人的确不是凡夫俗子,立刻有所省悟,便恭恭敬敬地问老和尚:“那佛法应如何修持呢?”

怀让仍然用比喻进一步提示道:“譬如说有一牛车停在路上,要牛车上路,该打牛还是该打车呢?”

年轻人说:“当然该打牛,打车有什么用?”

怀让说:“人的身体等于一辆车,心等于牛。要想成佛,必然从心上用功,不能在身上用功。”

怀让见年轻人仍有点迷茫,便进一步启发说:“你是学坐禅还是学坐佛呢?若说坐禅,禅非坐卧;若说坐佛,佛非定相。于法无住,不应取舍,你怎么办呢?你若坐佛即是杀佛,你若执坐相,决非解脱之路。”

怀让的一顿棒喝使年轻人再也坐不住了,便从座上下来,正式礼拜请求道:“怎样用心才能契合无相三昧?”怀让说:“你学心地法门犹如下种,我说法譬如下雨,因缘会合,必当见道。”

年轻人问:“老和尚,你说见道,见个什么道啊?道非色相,怎么才能见得到呢?”

怀让说:“心地法眼能见于道,道本来便是无相三昧,也是从心地法门自见其道的。”

年轻人问:“道有成坏吗?”

怀让说:“若合于道,无始无终,不成不坏,不聚不散,不长不短,不静不乱,不急于缓。如果由此理会得透彻,应当名之为道。听我偈语:心地含诸种,遇泽悉皆萌,三昧花无相,何坏复何成。”

年轻人由此悟入无相三味,他就是后来名震禅林的马祖道一大师。

《菩萨戒经》云:“我本性元自清净。”修学禅法的人要念念不忘自己的本性,要看到自己本来清净的本性。所以古德大悟后,往往发出:“原来是这样,其实我早就成佛了”的感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93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