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见性空缘起梦幻有
2023/11/8 来源:不详北京皮炎医院简介 http://m.39.net/disease/a_9506104.html
金刚经的思想价值在于解放心灵,禅宗六祖慧能因金刚经而得悟,金刚经的全称是《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为最坚硬金属,其刚强程度可断万物发现本性,以此来比喻金刚智慧,从而断除人们的虚妄之见。般若是明见一切事物的高深智慧,波罗蜜意为到达彼岸。
金刚经被视为佛法般若类经典的总纲,般若类经典的核心思想,是讲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本身没有恒常自在的自性,虽然自性空但因缘在,意味着事物并非绝对不存在,并非虚无而是幻化不实即幻有,只有以无边的般若智慧,洞见万事万物的真实相状,才能真正契合实相而解脱。金刚经为大乘佛教的共通思想,有诸佛智母和菩萨慧父以及众圣所依之称,僧俗各界都对其倍加重视,六大译本中最为流行的是鸠摩罗什的译本。金刚经所倡导的认知与思维方式,是要彻底地超越或摆脱世俗的经验认识,从而建立起性空幻有的思想方法,这也是在反对一切有部理论中建立起来的。本土佛教宗派形成于隋唐时期,各宗派对金刚经崇奉有加,并以本门宗义对其进行阐发,天台宗用佛性来注解经文,华严宗以真如缘起来解释经文,禅宗则以金刚经为传法心印,慧能的顿教法门,提出以立无念为宗,以无相为体,以无住为本的宗纲,可见,金刚经坛经思想的源头之一。
五千四百多字的金刚经大致内容是:有一天,世尊在舍卫国的孤独园,与名大比丘在一起,快到午饭时,便持钵乞化带回食用,饭后收拾好就端坐下,这时须菩提长老从人群中走出,向世尊行礼后问道,如果有人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也就是成佛的最高智慧无上正等正觉,应当守持什么才能降伏妄想之心,世尊通过非此非彼有无的双重否定,指出世上事物都是虚幻不实的,只有破除一切执著和法相,才能成就无上智慧。佛陀认为,世上的一切事都如梦如镜像,如露珠日出即散,如闪电瞬间即逝,都是因缘和合无自性,即所谓缘起性空,事物的实相是无相,所以,世上的一切都不值得执著即无住,只有这样的修行,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脱。佛陀说他自己在燃灯佛处修行,无一法所得才被燃灯佛授记。
金刚经的基本句式结构为,事物如果是A即非A而名A。这种句式准确地表述了本体与现象间的关系,所谓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在于解构事物本体从而放下,从见A是A走向见A非A名A,再到有觉悟境界的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