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痛苦来临时,默念这句话,烦恼随即化解
2023/6/4 来源:不详谁向外看,他就在梦中;谁向内看,他就会醒来。
有人问:很多人在生活中不断感受痛苦而受尽折磨,这种痛苦的来源是什么?我们所感受的这些苦,若从外境中寻找,其始作俑者根本不存在。假如真有一个“苦难创造者”,那对他恨之入骨也无可厚非。但往外去苦苦寻觅的话,结果必然是徒劳无获。
真正令我们受尽折磨的,实际上是内在的无明烦恼。他阴险地藏在我们心里,轻易发现不了其踪迹;他时时与我们形影不离,所以摧残我们非常方便。在他的蹂躏之下,我们毫无自由可言,不断遍尝着各种苦楚。但极为可悲的是,大多数时候,我们却根本不知道谁在捉弄自己,所以想要灭除他,可以说难如登天。
能把我们扔到很低贱地步的,叫傲慢;对男人或是女人,乃至外境一切美妙的色、声、香、味、触等,生起爱念,内心因此而受到束缚,这叫贪心;可以把我们引入三恶趣的,是吝啬;将自己和别人的善根全部摧毁的,是嗔心;对别人生起竞争心,希望他不要得到名声财富,嘴上也经常对他说是道非,这叫嫉妒。这五大烦恼的首脑,就是愚痴,只有睁开了智慧的双眼,才能完全摆脱他的诱惑。或者,还可以先用智慧宝剑把烦恼的五种幻术全部斩破,这时烦恼只能乖乖就擒,无力反抗了。
外观百法,不如内观自心,向外看,我们就在梦中;向内看,我们就会醒来。麦彭仁波切在《直指心性》中说:“外观百法,不如内观自心殊胜。”外观的学问再多,也无法调伏烦恼,只有内观自心、认识心性,才是解脱的窍诀。《华严经》中说:“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成就慧身实际上并不是在其他的地方开悟,也就是说,了知一切法实际就是了知自己的心。世间万法没有不包括在自心当中的,通达自心就能通达万法,通达万法就能通达自心。如果通过观修而通达了自己的心,这时所谓的法身也好,智慧身也好,并不是从其他地方掉出来的。
《六祖坛经》云:“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如果我们能从自心中见到真佛,这就是真正的成佛因。禅宗中最深的就是观心的本性,最初观察心的来龙去脉,然后逐渐认识心的本性,这是最深、最高的修法。要想证悟空性,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见解,要知道万法都是心的现象,而心本身又是空性的。关于这个见解也分很多层次,最顶峰的是将一切世俗、名言的东西抉择为心的幻觉,心的本性又是光明清净,这个见解极为重要。
事实上,一切万法的本体是空性的,但空性跟光明是无二无别的。《心经》也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五蕴全部都是这样。按照《般若经》的观点,空就是色,色就是空。但如果把《般若经》的观点按照如来藏的观点来解释,那么我们的心也好,色也好,实际上“明空无二”的道理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