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五度和贪嗔痴慢疑五毒的一一对应关
2023/5/14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价格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01《红尘说禅》系列第36篇
可能有性子急的朋友光看文章的标题就开始发飙了——般若不是六度么?到你这里怎么变成五度了?然后就忍不住要在评论区里各种冷嘲热讽甚至恶意谩骂了。
这里红尘君要劝这样的朋友们一句——定能生慧,心胸一定要宽广,要能沉得住气,不要动辄就生出嗔怒之心来,这对你周围的人不好,但最终影响到的还是你自己,时间一久必然负能量满满,阴云不散,变成孤家寡人。
没错,般若一共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但其实最后的般若就是无上智慧的意思,说明你已经到达了彼岸,若是你能到此境界的话,什么五毒,六尘,七苦都和你没关系了,哪里还用得着什么一一克制呢?
而另外的五度,其实就是五条通向“般若彼岸”的法门,正好和“贪嗔痴慢疑”这五毒一一对应,每一条路走到底,就可以彻底克制一种心魔(也就是毒)。
下面红尘君就来一一介绍。
02布施——贪
五度第一就是布施,对应的正好也是五毒第一,同样也是破坏力最大的贪毒。
红尘君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布施——许多朋友眼里的布施就是给僧人和寺庙捐香火钱,或者做慈善,其实这是不对的,或者说是不够全面和深入。
布施一共分为三种,由低到高分别为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上面说到的仅仅只是财布施而已,而且还不是“三体轮空”的那种究竟。
那么什么是法布施呢?就是和大众分享知识和学问,以增加众生的智慧,比如红尘君此刻在做的事情,如果您看过我的文章有一点点收获,那等于就是接受了我的法布施——您增长了智慧,我收获了福报,我们双方都会有莫大的好处,这个和财布施并不一样,我给了你一百块我就没有了,而是双赢。
那么什么是无畏布施呢?就是让你周围的人心安,不再感到颠倒恐怖,而觉得平安喜悦——这个看似简单其实很难,起码要有相当修为的高僧才能做到,也就类似那种“佛光普照,群魔退位”的意思。
如果不理解这个的话可以假想一下电视剧里面神佛菩萨脑袋后面的那个光圈——修为越高,庇护的区域越大,罗汉乃是自了汉,只能庇护自己,从菩萨开始就能庇护周围信徒了,而佛祖则是无限大。
这里红尘君还要再提一句——“佛法虽广,不度无缘之人”,你想要得庇护,首先得对佛有信仰才行,自己都不信这个甚至天天毁佛谤佛,佛祖又怎么帮得到你呢?
说到底,布施就是用你自己的钱财,智慧或者福德去帮助别人,而贪毒正好相反,就是拼命的向周围索取,而且欲壑难填,这两者正好互相克制。
03持戒——疑
持戒指的就是受持佛家的戒律,大家都知道“杀盗淫妄酒”这五戒——其实这只是最基本的,如果你要守比丘戒(就是和尚)的话就要复杂的多了,有两百多条,比丘尼(尼姑)的更多,三百多条。
那里面基本上你的所有衣食住行甚至行动坐卧走都规定到了,要能做到非常不容易,必须要长期坚持才行。
而“疑”毒是什么呢?说白了就是疑神疑鬼,不仅对于佛教的佛祖菩萨罗汉不相信,对于道教的神仙,基督教的上帝等其余宗教也都不相信,说好听一点就是无神论者,说不好听那就是无法无天,毫无敬畏之心。
有人可能认为这都是迷信,有知识的人都不信这个,其实这是大错特错,比如有人喜欢用孔子的“子不语怪力乱神”来做依据,但要注意这里孔子只是“不语”而非“不信”,以孔夫子的学问都认为自己还没有达到能够精通神鬼之术的境界——“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难不成各位比孔夫子的学问还高么?
而持戒就能够消除大家对于天道的疑惑,但凡众生能够稍微对天道有那么一点点敬畏,能够守持哪怕一条戒律的话,又怎么会屡次出现这种吃“果子狸”或者“蝙蝠”的奇葩事件出来呢?自己倒了霉不说,还牵扯到无数旁人,罪莫大焉。
戒能生定,也能消疑,没有信仰的人注定是可悲的。
04忍辱——嗔
忍辱也很好理解,就是忍人之所不能忍,任凭别人骂我,轻我,辱我,谤我,我自岿然不动,任凭它去。
关于忍辱的极限就是佛祖《金刚经》中所说的他前世还是忍辱仙人的时候,曾经被歌利王“节节肢解”,但他仍然没有生出一丝一毫的嗔怒之心出来,而且还允诺自己得道成佛后第一个就来度对方,这是何等的心胸和境界!
而我们现实社会中有太多人心中充满嗔怒和戾气,看谁都不顺眼,瞧谁都像仇人,随时都做好了发怒甚至战斗的准备——“你瞅我干啥?”“我瞅你咋地?”然后就是一顿干架,殊不知这对自己的内心乃是莫大的伤害,就像是七伤拳一样,未伤人先伤己,让别人怕不算什么,让别人尊敬才是本事。
更何况又有几人能如秦始皇汉武帝成吉思汗那样让世人皆怕呢?大部分嗔怒的后果都是自己遍体鳞伤,而克制嗔怒之毒的良药,莫过于忍辱。
切记,忍不是怂,而是主动避让的一种修为,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相反打架生事,赢的人去法院,医院,何苦来由?
05精进——痴
精进指的是努力修行,每年每月每日每时每刻都要让让自己进步,改正自己的缺点,提升自己的优点,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儒家有一句话对此总结的非常好——“吾日三省吾身”,大家也要时常扪心自问,我今天有没有进步?昨天的那些缺点有没有改正?而不是麻木不仁,毫无进取之心,空有年龄增长,学问,气度,品行,都是毫无进步甚至还在退步。
而痴毒也被称为“愚痴”,指的正是这样的人,有些人一辈子活得浑浑噩噩,都六七十岁了还不如人家十几岁的小朋友活得明白,这样的朋友不妨反省一下自己,人活一辈子,一点都不学习不提高,这样的人生真的有意义吗?
不妨精进,哪怕每天只是进步一点点——比如看一篇红尘君的文章:)。
06禅定——慢
禅定,其实就是四禅八定的简称,这倒未必说一定要打坐入定才算,只要你能够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平静,不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就行。
而慢的全称是“我慢”,指的就是一种傲慢之心,看谁都不服,总认为“老子天下第一”,别人都是傻子蠢货,就我一个人聪明。
平心而论,这个“我慢之毒”并不是世人皆有,相反倒是一些相对有能力有水平的人容易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游记里面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他不贪也不痴,皈依佛门后也是心志坚定,不生疑惑,但就是太过高傲,除了如来佛和观音菩萨谁都不服气,哪怕是玉皇大帝和太上老君,其实就是“我慢之心”再作祟。
但是孙大圣好歹能大闹天宫,七十二变,铜头铁臂,火眼金睛,也算有骄傲的底气,而我们现实中很多朋友只是在自己这个小圈子里面有点资历就觉得哪里都放不下他了,夜郎自大或者井底之蛙,形容的就是这样的人,比如去年那个仗着自己老公是当地派出所副所长就横行霸道的草帽姐就是例子,最终害人害己。
而定能生慧,放下杂念,让自己的心情平和,多感受宇宙的广阔,自然的变化,众生的幻灭,天道的磅礴,你就知道自己有多渺小了,我慢之毒也就可以逐渐消除。
07红尘说
以上就是般若五度和“贪嗔痴慢疑”五毒的一一对应和克制关系,其实准确的说,双方是互相克制,魔高一尺,佛高一丈,反过来也是通用的,就看是你的修为更高还是心魔更强了。
而我们俗人在这尘世之中,各种毒都会多多少少沾染一些,有些人可能贪毒多点,有些嗔毒多点,有些疑心病大些,各有不同,不一而足。
这些心毒都会极大的扰乱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心情无法平静,不管你住豪宅开名车吃山珍海味甚至果子狸蝙蝠都没用,而要想让自己活得真正的解脱,唯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五条大路,可以尽数消除“贪嗔痴慢疑”这五毒,平和,清净,喜悦,自在,并最终通向般若的彼岸。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