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经典,何名般若,何名波罗蜜我

2023/5/11 来源:不详

《六祖坛经》的经典语录,何名般若,何名波罗蜜?我们应该如何应用呢般若智慧呢?

《六祖坛经》是唯一,禅宗最后一部历史经典,是经过历史承认的,是由卢惠能口述,弟子闻经而记载下来的经典文献,不管是在家居士,还是出家僧人都可以在《六祖坛经》中学习顿悟的法门“明心见性,直了成佛”。本文通过《六祖坛经》的经典语段,来看看六祖大师告诉我们般若波罗蜜知识。

我们应该如何应用般若,那么何为般若呢?《六祖坛经》原文:“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大意为:善知识的众生啊,什么叫做般若呢,般若是梵语的般若啊,在我们中国就是“智慧”的意思啊。

《六祖坛经》原文:“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在我们做处的一切空间里面,一切的时间里面,如果我们的心中每一个起心动念都不愚痴,都能时时在生活中应用我们的智慧,那么这就是般若。

如果我们起心动念都是愚痴妄想,那么我们就失去了般若见,如果我们起心动念的时候,离开了愚痴和妄想,那么这一念就产生了般若。

世界上的众生,愚痴成迷把妄想当中我们的智慧,这是绝对不能见到般若实相的。虽然我们每天都在用嘴巴说般若,心中却愚迷和妄想所迷惑;虽然天天都在说,我在修行的是般若智慧的法门,每天嘴巴里说着空,但是却根本不知道真正的真空的道理。

从此段可以看出,六祖不仅仅告诉我们什么是般若,般若即是大智大慧,并且每个人都有般若智慧,那我们应该如何应用般若呢?我们要在起心动念当中,帮我们的智慧在实践中应用。就如我们学佛修行的人,遇到任何问题,不要着急,首先应该知道出什么问题,什么原因,我们应用我们的智慧发挥想象,如何做才能做的最好。

《六祖坛经》何名波罗蜜?《六祖坛经》原文:“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大意为:什么叫做《波罗蜜》呢?这个是西方古印度的语言。在我们中国意思就是“此岸到达彼岸”。如果解释其他意思就是“离开了生存和灭亡”。我们的心如果一直执着于境界,那么生存和灭亡也会随着境界而显现生起。

就像那水的流动,便起了波浪,这叫做这边的岸上;我们的心如果离开了所缘而生的境界,那么生存与灭亡就无法在显现出来,就像水一般的通流一样,这样的境界就叫做是那边的岸,所以佛教称它为《波罗蜜》。

在六祖惠能的口述中,他的弟子还记载了这样一句话:“般若实相没有形相可说,智慧的心灵才是真实的,若是能够作这样的会解,也就可以称为般若智慧。”

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好好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这也是古印度的语言。用我们的话来说,用我们的大智慧从此岸到达彼岸,这样就可以离开生存与灭亡,达到佛法的究竟。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47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