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说,修佛最直接最根本的法门是观心

2023/5/2 来源:不详

佛说,一切法由心想生。心是所有法的根本,一切法只有心才能生起;如果能够明了自心则万法具备;犹如大树的所有枝条以及花果都是依靠跟生长。种树的人明白养好根树木才能长大和结果;伐树的人知道斩断树根则树木必死无疑。如果明心修道则省力并容易成功;否则就费力难于成功。所以,一切善恶都由心生,心外别求一定不会成功。

为什么称观心为“了”呢?大菩萨在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照见四大五阴本空无我,照见自心的起用有两种差别。是哪两种差别呢?第一种是净心,第二种是染心。这两种心法也是自然本来就存在的;借助因缘的相互作用互相转化。

净心喜欢结善缘,染心常作恶业。如果我们的心不受恶业所染就称之为圣人,就能远离所有的苦难,证取涅盘的快乐;若然堕落在染心之中造就恶业并受恶业反复缠缚就称之为凡人,不幸沉沦在三界中受尽种种苦难。这是什么原因呢?是由于染心障碍我们的真如佛性的缘故。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所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又涅盘经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无明覆故,不得解脱。”佛性就是觉性,能够自己觉悟并能够觉悟他人,觉知明了就叫做解脱。所以一切的善以灵敏圆觉为根本,并因为灵觉这个根本才能够显现所有的功德树。涅盘的果德才能因此而成。这样的观心才可称为“了”。

上面所说的真如佛性和一切功德都是以灵明圆觉为根,那么无明之心又以什么为根呢?无明的心虽然有八万四千种烦恼、情欲以及恒河沙一样多的恶,都是因为以三毒为根本的。三毒就是贪、嗔、痴。这三毒心自己能够具足一切罪恶,就像大树一样虽然只有一条根但可以生出的无数叶子,在那三毒的的每一条根中都生出各种百千万亿恶业,甚至再多数倍也不足为喻。这样的三毒心作用在我们身体中应现于六根上也叫做六贼或六识。由这六识出入于六根贪恋着各种境界汇成恶业障碍我们的真如本体,所以叫做六贼。所有的众生由这六贼惑乱身心沉没生死轮回六趣而受尽各种苦恼;犹如江河一样因为涓涓小泉源洎流不绝才能弥漫成波涛万里的海洋。如果有人阻断江河的源泉那么所有的河流都会断流。求解脱的人如果可以转三毒成为三聚净戒、转六贼成为六波罗蜜,自然就可以永离一切苦难。

为何说六趣三界广大无边只是观心就可以免除无穷的苦难呢?

三界的业报只是由我们的心所生起,如果无心于三界中就是出三界了。三界就是三毒。贪变为欲界、嗔变为色界、痴变为无色界所以叫做三界。按照三毒所造业的轻重而受报不同,可分归六处故名六趣。

众生不明白真正的原因去迷心修善,所以未免三界而生于三轻趣。什么是三轻趣呢?就是迷修十善妄求快乐所以未免贪界而生于天趣;迷持五戒妄起爱憎的人未免嗔界而生于人趣;迷执有为信邪求福的人未免痴界而生阿修罗趣。这样的三类名三轻趣。什么是三重界呢?所谓放纵三毒心去造恶业堕三重趣。若贪业重的人堕恶鬼趣;嗔业重的人堕地狱趣;痴业重的人堕畜生趣。这样的三重与前三轻遂成六趣。所以明白一切苦业由自自心生起但能摄服心远离邪恶,三界六趣轮回之苦,自然消灭离苦,即得解脱。

正如佛所说的那样:“我于三大阿僧只劫,无量勤苦,方成佛道。”为何而今说只有观心能制三毒即名解脱呢?佛所说没有半点虚妄。阿僧祇劫就是三毒心,古印度语叫阿僧祗,我们汉语翻译为不可数。这三毒心之中包含有恒河沙那么多的恶念,而在每一念中就为一劫,这样恒河沙不可数故言三大阿僧祗。在真如佛性被三毒所覆盖后,若不超那三大恒河沙那么多的毒恶之心,为何名为解脱呢?现今假若能转贪嗔痴等三毒心成为三解脱这就叫做得度三大阿僧祗劫了。末世众生愚痴钝根不理解如来三大阿僧祗的秘密于是讲成佛的尘劫未期,这岂不是疑误别人修行使人退转菩提道吗?

如何理解经上说,大菩萨由持三聚净戒行六波罗蜜后方成佛道;如今令学人只是观心而不修戒行,凭何成佛呢?

三聚净戒就是制服三毒心,转制三毒成无量善聚。聚就是会的意思,让无量善法普会于心故名三聚净戒。六波罗蜜就是净六根。古印度话叫波罗蜜,我们的汉语翻译名叫达彼岸,以六根清净而不染六尘就是度烦恼河至菩提岸,故名六波罗蜜。

如佛经所说:“三聚净戒者,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而今只言制三毒心,就是大菩萨在过去因地中修行时,为了对付三毒发三誓愿而持一切净戒。对于贪毒发誓断一切恶常修一切善、对于嗔毒发誓度一切众生、对于痴毒发常修慧。由持这样的戒定慧等三种净法所以能超越三毒成佛道。诸恶消灭名为断;以能持三聚净戒则诸善具足名之为修;以能断恶修善万行成就自它俱利普济群生故名解脱。就知所修戒行不离于心,若自心清净则一切佛土皆悉清净。故经云:“心垢则众生垢,心净则众生净;欲得佛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也。”三聚净戒自然成就。

正如经所说:“六波罗蜜者,亦名六度;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现今说六根清净名波罗蜜,欲要修行六度应当先净六根再降六贼。能舍弃眼贼离开所有色境名为布施;能禁伏耳贼于声尘中不令自心纵逸名为持戒;能柔伏鼻贼对香臭平等自在调柔名为忍辱;能制伏口贼不贪各种味道赞咏随喜名为精进;能降伏身贼于各种触觉的欲望里湛然不动名为禅定;能调伏意贼不顺无明常修觉慧名为智慧。六度就是运的意思,六波罗蜜喻若船筏能运众生达于彼岸,故名六度。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46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