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成文字禅宗历代大德故事一集,达摩西来见

2023/4/6 来源:不详

白癜风应注意什么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773124.html

大家好,我们今天开始介绍禅宗汉地的几代祖师的故事,此集视频因宗教词语多下架了,故转为文字。禅宗的第一代祖师是摩诃迦叶,留下来佛祖拈花,迦叶微笑的典故,第二代是阿难,传到第28代的时候是菩提达摩,他来到中国以后,就算是汉地的第一代祖师了,他是南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

属于刹帝利种姓,本名叫做菩提多罗,后来拜西天第二十七祖师,名字叫做般若多罗,作为为师,虔心学法,几年以后。他的师父对他说:你对于各种心法,已经是精通了。应该把名字改成达摩。达摩就是博通的意思。于是他改名字叫菩提达摩了。他又问般若多罗道:师父,我得了禅法以后,该去哪一个国家弘扬呢?般若多罗对他说道:你虽然得了禅法,但是现在暂时不必远游,等我圆寂以后,你就到震旦去吧。广传妙法,那里有大乘气象。震旦指的就是中国。

达摩又问道:师父,东方果然能够承接佛法大器吗?我去了那里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呢?般若多罗告诉他:你要去的震旦国,获得佛法智慧的人将不计其数。你去了那里,不必在南方久留,我给你一首偈语:跋山涉水又逢羊,独自急急暗渡江。可爱东土双象马,二珠嫩桂久昌昌。达摩认真地接受了师父的嘱托,恭承教义,在师父身边服役将近四十年,从来没有懈怠。直到般若多罗圆寂。

后来他的侄儿,也就是现任国王生病了,请来了御医诊治,也不见好转,国王急忙派使者去对达摩说:国王病重,快到弥留的时候了,请王叔大慈大悲,远道来救治一下吧。于是达摩就到了王宫去慰问。他告诉病床上的国王,让太子代替他去赦免无辜的罪人、救济穷人,、崇奉佛、法、僧三宝,多做忏悔。国王都一一听从,果然病情有了好转。

达摩大师也就放心了,他这时候想到了震旦的机缘已经成熟了,就准备去那里弘法,他首先告别了先师的宝塔,然后又告别了一些同门师兄弟,又来到了王宫,安慰和鼓励国王说:你要要勤修各种善业,护持三宝。我准备震旦弘法了。国王听了以后涕泪交流,说:王叔,您为什么非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呢?留在本国也可以弘法啊。

达摩大师说:你不懂啊,震旦有大乘气象,佛法将来在那边会大放光彩的。国王说道:好吧,既然王叔与那里有缘,我也不便挽留,请您一定不要忘记了父母之邦啊,事情办完以后,可以早日回来。随后国王就命人准备了大船,装了很多财宝,亲自率领臣属,把达摩一行送到了海滩。

达摩大师远涉重洋,辛苦颠簸,终于到达了中国的南海。这时正好是是梁武帝普通七年,九月二十一日。广州刺吏叫做萧昂,按照东道主的礼仪,欢迎了他们,并且上表给梁武帝。梁武帝派遣使臣,在十月一日把达摩大师请到了金陵,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发生了大家熟悉的一段对话:武帝接见了达摩,就问他道:请问达摩大师,朕继位以来,营造佛寺,刻印经书,度人出家无数,有什么功德没有?

达摩却回答道:陛下,这些并没有功德。梁武帝很惊讶,问道:为什么没有功德?达摩说:做这些事情只是人天小果,一些有漏的福报而已,如影随形,却不是实有的。梁武帝又问道:那怎么样才是真功德呢?

达摩回答说:清净、圆妙,空寂。这样的功德,不是在尘世上可以追求到的。梁武帝又问:什么是圣谛第一义呢?达摩说:廓然浩荡,本无圣贤。武帝又问:回答朕的问话的人是谁?达摩说:不知道。

梁武帝虽然信佛,但是没有领悟达摩大师对他的开示,所以他们彼此说话不相契。梁武帝的修行,注重表面,执着在一个“有”字,看不清事物的虚幻本质,破不了“我执”。并没有真正理解《金刚经》所说的“诸相非相”的境界。

达摩祖师一看,既然无法度化梁武帝。对于禅宗来说,是接引上上根器人的,要言下就悟,不会拖泥带水地说教。在三言二语的问答之中,就有了结果,既然话不投机,只有另找他处了,所以就有了后面达摩“一苇渡江”的故事。

梁武帝后来见到了宝志公禅师。就把这段公案告诉了他。宝志公说:这个达摩是观音大士,前来传佛心印的啊。陛下可惜错过了机会。梁武帝有些后悔怠慢了人家,就想派使臣去把达摩大师请回来。宝志公说:陛下不用去找了,就算找到人家也不会回来了,一切都是因缘,不可强求。于是达摩大师就到了长江北岸。

到达洛阳的时候,当时是魏孝明帝孝昌三年。达摩就来到了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整天默默不语。人们不知道他怎么回事,就管他叫壁观婆罗门。其实达摩大师是在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禅宗二祖,慧可大师,慧可,俗家是姓姬,虎牢人。他的父亲名寂,在慧可出生之前,一直无子,就天天祈求菩萨保佑,希望能生个儿子,来继承祖业。就这样虔诚地祈祷了一段时间,终于有一天黄昏,感应到佛光满室,不久慧可的母亲就怀孕了。

慧可出生以后,父母就给他起名为“光”。慧可小时候就志气不凡,为人旷达,博闻强记,很精通儒家的经典,比如《诗经》《易经》等等,也喜欢游山玩水,对于持家立业却不感兴趣。后来接触了一些佛家经典以后,深深感觉到“孔老之教,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

于是他就虔心研究佛理,超然物外,怡然自得,并且产生了出家的念头。后来父母看见没法改变他的志气,只好同意他出家。于是他就来到了洛阳龙门的香山,跟随这宝静禅师学佛,不久之后又到了永穆寺受了具足戒。从此以后,开始出去遍游各地的讲堂,学习大小乘的教义。经过多年的学习,慧可禅师虽然对经教有了充分的认识,但是对于个人的生死大事,仍然无法解决。

三十二岁那年,慧可禅师又回了到香山,放弃了过去那种单纯追求文字知见的做法,开始实修。他每天从早到晚都在打坐,希望能够借禅定的力量来解决自己的生死问题。就这样过了有八年。有一天,当他进入禅定的时候,慧可突然看到一位神人站在眼前,对他说道:“将欲受果,何滞此邪?大道匪(非)遥,汝其南矣。

意思是说,如果你想证得圣果,就不要再执著于枯坐、滞留在这里了。大道离你已经不远,你现在就去南方吧!慧可禅师一听,心中万分欣喜,知道这是护法神在点化他,可是到了第二天早晨,慧可禅师感到头疼难忍,就如同针刺一样,他的剃度师宝静禅师知道了,很担心自己的徒弟,就想找医生给慧可治疗。

当天晚上,慧可在梦中,又听到空中有声音对他说:你这是脱胎换骨,不是普通的头疼,不必医治。第二天慧可禅师,就把自己所听到的告诉了他的师父。宝静禅师用手一摸他的头顶,果然好像五峰隆起,于是就对慧可说道:好啊,这是吉祥之相,你将来必当证悟。既然护法神指引你往南方去,我听说在少林寺,现在有个面壁的达摩大师,他应该就是你的老师了,你去找他吧。慧可很高兴,拜别了宝静禅师,往少林寺而去。我们今天就聊到这里。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42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