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般若 > 般若功效 > > 广论释笔记

广论释笔记

2022/8/9 来源:不详

治疗白癜风有效方法 http://m.39.net/baidianfeng/a_10461954.html

===心田不润无根草?别苑常开智慧花===

上士道(6-6)之前支那和尚,他就引用了经文来证明,无分别的这种思惟作意,才是唯一成佛之道。缘世俗谛,缘方便品的这种智慧资粮,那是对于愚夫所说的,如果通达了义的话,在成佛当中它是一种障碍。所以宗大师在此,就提出了支那和尚所引用的经文。支那和尚引用的经文,第一经文,又如经说,就是佛亲自所说的经文,「着施等六,是为魔业」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三蕴经》里面所说的,「堕所缘故而行布施,由戒胜取守护戒等,如是一切皆悉忏悔。」这是第二个。第三《梵问经》里面又说到:「尽其所有一切观择,皆是分别,无分别者,即是菩提。」于此等义亦莫误解。所以支那和尚,最主要就是引用这三种的经文,而来解释他的无分别,无作意的理论。宗大师在此,针对他引用的经文,来说你没有真正的了解经文的内涵,所以请不要误解。在此我们可以看到宗大师,针对每一个经文来作解剖分析了。初经义者,谓于二我颠倒执着,所起施等未清净故,说为魔业,非说施等皆是魔业。若不尔者,六度俱说,静虑般若亦当许为是诸魔业。针对第一句话,「着施等六,是为魔业」,所以在此宗大师解说,佛并没有说光是布施就是魔业,并没有说。而是说以自性的执着,以法我执或人我执的这种摄持情况下,而来作布施的话,那是魔业。因为最后让我们生死轮回,它变成一种集谛了,但是并没有说光是布施就是魔业啊!如果你还是坚持说,光是布施就是魔业的话,好!我们就按照你的方式去解释吧!「着施等六,是为魔业。」说到六者,六者的话,是不是代表般若波罗蜜多也在里面,因为你讲到六,要不然就要说「着施等五」,你没有讲五,你讲六了。所以既然你讲六的话,般若波罗蜜多既然都在里面的话,变成了光是修学智慧波罗蜜多,也算是魔业了,变成修学空正见也就是魔业了。你不是等于自己打自己的嘴巴说,通达了义也变成魔业去了吗?所以按照宗大师所解说的方式是对的,以自性的执着来修学智慧的话,那当然是魔业了。因为真正的智慧波罗蜜多,不应是以自性的执着去修学的,同样的布施波罗蜜多,也不应以自性的执着去修学,而并不是说布施波罗蜜多不用修学,智慧波罗蜜多不用修学,不是这个意思。如果你觉得,不需要多加一个「自性执着」不用修学,不要多加这个区别,不用多加这个差别,只是很单纯的说,布施波罗蜜多就是魔业的话,那变成了智慧波罗蜜多也就是魔业了。若智慧波罗蜜多就是魔业的话,那了义通达的这个智慧也变成魔业去了,那你不是说通达了义是唯一成佛之道,其他都是魔业,这不就产生违背了吗?所以针对第一个经文,而作了破斥,这是第一部分。第二经义,亦于颠倒执着所起未清净者,作如是说,非说不应修习施等。若不尔者,说堕所缘而行布施,则不须说堕所缘故,理应总云行施当悔。同样的在第二句经文,这里面有说到「堕所缘故而行布施」,所以宗大师如是的解释,因为在经里面多加了四个字「堕所缘故」。如果佛的意趣是说,光是行布施就应该忏悔的话,就用不着多加这四个字了「堕所缘故」,那应该只说行布施就应该忏悔就是了,可是佛并没有这样讲,佛多加了这四个字,堕所缘故这四个字。这四个字的意思是什么呢?由颠倒执着,由这种未清净的执着,来行布施的话,那就要去忏悔了。可是你并没有这样讲,然未作如是说故。你认为说光是作布施,就得忏悔,不是这个意思的。如果是这样的话,佛陀为什么要多加这四个字,没有意思了,堕所缘故。因为佛在说每一个字的时候,都有他特别的用意、意趣,所以我们不应误解。修次下篇如是回答,理最切要。若倒解此,则一切行品皆为补特伽罗,或法我相执,许为有相故。所以我们这时候,可以参考《修次下篇》里面所说的这个回答,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不知道如何去理解佛经法义的话,那将会执着一切的这种行善的资粮,都成为了人我执和法我执所执的自性相,这样的话就等于谤一切的世俗谛了。并不是一切的是非善恶的分别,这个叫做分别心要去舍除的意思,不是的。我们要懂得辨别何谓是非善恶,如果这个都没有办法辨别的话,那就等于善知识的功德和不依善知识的过患,我们都不需要去了解了。这样的话思惟暇满义大,以及念死无常的功德,以及不念死无常的过患,也不需要去了解了。这样的话,等于就破除了一切的法义了,变成了四圣谛都不需要了,因为四圣谛就讲到污染谛的过患,必须要去舍弃,我们必须要去获得清净谛的功德,灭道二谛。这样的话,就等于破除一切佛陀所建立的正道了,所以在此我们可以从宗大师的本文里面可以看到:又若舍心念舍此物,及防护心防此恶行,如是等类诸善分别,如果一切皆是执着三轮法我执者,则诸已得法无我见,于一切种理应断除,这样的话变成是非善恶都分不清楚了,如瞋慢等不应习近。又诸分别念此为此,一切皆是分别三轮法我执者,则思知识所有功德,及思暇满,死没无常,诸恶趣苦,净修皈依,从如此业起如是果,大慈大悲及菩提心,修学行心所有学处,一切皆思此者为此,此从此生,此中有此功德过患而引定解。如于此等增长定解,当是渐增诸法我执,那就很奇怪了。如果我们认知了善知识的功德,暇满义大的功德,念死无常以及归依等,变成了修学慈心、菩提心,都是增长法我执的话,因由增长法我执的缘故,所以又法无我增长定解,此道定解渐趣微劣。行见二品违如寒热,这样的话变成我们在修学佛法的时候,一般是有两种的方式来修学,行为还有意乐,行为是无害行,意乐就是缘起见,变成我们的行为和意乐没有办法溶于一体了,有行就没有见,有见就没有行,好像寒热一样,好像寒冷和炎热一样,是互相矛盾的。这样的话就没有办法配合了,有见没有行,有行没有见,那变成我们的见解永远是见解,没有办法付出行为,我们的行为是不需要见解的,只是靠自己的感觉,那真的是智者可轻笑处。所以在此说到了:故于二品全无发生猛利恒常定解之处。故如果位安立法身为所应得,及立色身为所应得,二无相违。如同法身需要因一样的,色身也需要它的一个因缘,这是没有违背的,于如是道时二我相执所缘之事,虽微尘许戏论永离,引发定解,及于此从此生,此中有此功德过失,引发定解,二须无违。此复依赖因位正见,决择二谛之理,故以教理决择生死涅槃一切诸法,于自本性无少自性立胜义量,与因果法各各决定无少紊乱,安立因果名言之量,此二互相,况为能损所损,实互为伴。获此定解,其后乃为证二谛义,始得堕入获得诸佛密意数中。此理于毗钵舍那时,兹当广说。这以上就说到了,我们在修学道的时候,破除了人我执和法我执的所执相,也就是人我和法我,完全的断除了。可是在这个同时,却又能够对于由此生死,此中有什么过失,有什么功德等,而去发起定解。因为性空现缘起,所以这两者并没有任何的相违,反而还互相的依赖。依由这种的正见,来决择二谛之理,所以透过智慧,我们可以脱离生死,而获得涅槃。但在这个同时,却又不违背缘起所现起的一切因果法则,这样的话才有办法真正获得诸佛的密义。但是这个详细的部分,在毗钵舍那之后,我会作广泛的解释,比较深入的解说。第三个经文,就是「近习所有一切观择皆是分别,无分别者即是菩提」针对这句话,宗大师在此解释到:第三经义,其经文时正是观择生等之时,故说施等真实无生。言分别者,显其唯是分别假立,非说施等不应习近而应弃舍。在此的分别是说,我们在布施的时候的一种自性执着所产生的分别,而并非说是布施的时候的这种善行是要舍弃的,而不应该学习的,并没有这样讲。是故乃至未成佛前,于此诸行无不学时,故须学习六度等行。此复现在当由至心励力修行,诸能修者策励而修,暂未能者当为愿境,能够修学尽量修,若自己的能力不够无法修学的话,应该好好的发愿、祈愿,愿自己早日能够修习。于能修习此等之因,集聚资粮,净治业障,广发大愿,是则不久当能修行。若不如是行,执自不知及不能行,谓于此等不须学者,自害害他,亦是隐灭圣教因缘,故不应尔。不要因为自己办不到,就跟别人讲,这不需要修了,这样的话是坏教,会使教法坏灭的因缘。集经论云:「观察无为厌有为善,是为魔业。知菩提道而不寻求波罗蜜多道,是为魔业。」又云:「若诸菩萨离善方便,不应勤修甚深法性。」不可思议秘密经云:「善男子!如火从因然,无因则灭。如是从所缘境心乃炽然,若无所缘心当息灭。此诸善巧方便菩萨般若波罗蜜多遍清净故,亦能了知息灭所缘,于诸善根不灭所缘,于诸烦恼不生所缘,安立波罗蜜多所缘,亦善观察空性所缘,于一切有情以大悲心亦观所缘。」此中别说无缘有缘,当善分别。所以在此里面又说到了,有缘、无缘什么等等,还有说紧和缚之间的差别,我们都要了解。所以宗大师在此就详细说,什么叫有缘、无缘呢?不应以自性执着,来缘取这种的部分要去舍除的缘故,所以由无自性来作布施等,这叫做无缘。所以虽然同样的在经里面,有说到了紧束,和放缓两字,可是放缓、紧束两字要看情况。而不是说一切的放缓,而不是说像我们必须放缓烦恼,或者是放缓我执,就变成一切都得放缓,也不是这个意思。或者一切都得紧束,就象是我们对菩萨戒,或自己的戒体,要非常严谨的去遵守,所以要好好的抓住、把握住我们的戒体。所以紧束的意思,它是针对这个时候,是针对戒体而说的,戒学而说的,而不是说一切都得紧束,因为我执不需紧束的。所以要看情况,虽然经中里面有说到紧束或放缓两个字,可是你要看情况,来知道说紧束什么?缓放什么?必须要去了解。如是烦恼及执相缚当须缓放,当讲到烦恼和我执,或者是法我执、人我执的话,那应该缓放,可是缓放这个字并不代表一切都得缓放,为什么呢?在行学处的时候,就应紧束了。所以在此说到:学处之索则当紧束,当坏二罪,不当灭坏诸善所作。学处系缚与执相缚,二事非一,所以我们好好的遵守,紧处的这个紧缚或系缚,和被我执所相缚,这两者虽然同样都有紧缚的作用,可是意思是完全不同的。护律缓放与我执缚缓放,二亦不同。所以同样的,戒律的缓放和我执的缓放也完全不一样的意思。一切种智由多因成,仅一一因非为完足。获妙暇身,本当从其种种门中而取坚实,所以成就一切遍智并非一个因缘,一个无分别智它就可以满足了。不要说一切遍智,就连一个暇满人身来讲的话,生死轮转当中的暇满人身,就需要这么多的因缘,更何况其他呢?所以如果有人说:一石惊飞百鸟,而说了修一道,即可不需修其他者的话,那就是恶友了。如果有人这么说的话,那就是恶师,或者是恶友了。所以宗大师在此说到,若说一石惊飞百鸟,修道一分不修余者,只修一者,不需要修其他的话,当知是遮二资粮门不善恶友。于是宗大师在此又更加的强调,为什么小乘称为小乘,或者是少分乘的原因是因为,他没有像大乘一样去学习无边的资粮,所以叫做少分乘。由少分的学习,所获得的果位,当然是少分果位,所以此道则称为少分乘,或名小乘。如果要圆满一切果位,圆满一切功德的话,那就没有办法以少分乘来圆满果位了,那就要以圆满乘来圆满果位的,这圆满因缘,就不应该是单一的资粮,而是智慧和福德两者的资粮都必须具足才行。

又大小乘,亦是修时学不学习无边资粮,曰少分乘及曰小乘,二是异名,少分义者是一分故。现在劣果饮食等事,尚须众多因缘成办,而于士夫第一胜利,欲修成佛,反计一分而为完足,极不应理。一般世间的这种杂事,都需要这么多的因缘,才有办法去圆满世间短暂的利益,更何况是士夫第一胜利,也就是我们的最究竟的目标。所以透过单一的因缘,想要去满足佛果位的话,这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果随因行,是诸缘起法性尔故。果随因转,这个就是法性,本来就是如此的。悲华于此密意说云:「少分成少分,一切成一切。」如来出现经云:「若诸如来出现于世,非一因缘,何以故?最胜子!诸如来者要以十亿无量正因,乃能成办。何等为十?谓以无量福智资粮圆满正因。」乃至广说。无垢称经亦云:「诸友伴!如来身者从百福生,从一切善法生,从无量善道生。」如是广说。龙猛菩萨亦云:「若佛色身因,如世间无量,尔时法身因,如何而可量。」如是方便智慧,以六波罗蜜多总摄修学者,如前所说是诸密咒与波罗蜜多二所共同。诸大咒典释诸宫殿及中诸尊,尽其所有,一切皆是内心德时,数数说为六波罗蜜多、三十七菩提分、十六空等圆满波罗蜜多道故。故除少数补特伽罗差别,以诸欲尘为正道等,与波罗蜜多所说略有取舍,当知诸余唯是共学。所以这以上就说到了,在大乘的金刚乘还有波罗蜜多乘,两者来讲的话,大致上都是共同的,那只有少数的不同,象是在金刚乘里面有说到,无量宫、坛城,还有本尊等,这种少数的不同以外,但是讲到内心功德的时候,都是同样的反覆的说到六波罗蜜多、三十七道品、六十空等圆满波罗蜜多。就象是小乘和大乘的时候,也说到了小乘和大乘共同的学处,小乘所学的,几乎都是大乘与小乘的共同学处了,只有少数的差别。象是在小乘的时候,说到五欲要完全的断除,可是在大乘里面又说到,为利有情的缘故,所以菩萨们会刻意的以贪心的因缘来促成利众的事业。象是菩萨们故意现为转轮圣王,以贪心来娶妻生子等,为的是什么呢?能够利益更多的有情,像这种情况下就特别了。只有这种少数的区别以外,我们要知道说小乘、大乘,大乘里面的般若乘、金刚乘,其实越前面的这个基础,下下乘的基础都是上上乘必须共学的,共同学习的一个内涵,不应弃舍。若以上说而为种子,善思惟已非一分道,于全分道未获定解,则不能知大乘总道。故具慧者,当于此发坚固定解,由多门中渐增大乘种姓堪能。所以宗大师在上面说的,最主要的内涵,但是还并没有完全的圆满,我们如果要了解整个大乘道的话,并非是只有学一法门而已,一定要完全的去认知,而来发生定解,那这样的话,我们的大乘种姓才有办法慢慢的增上。这以上说到了发心的殊胜利益之后,不只我们要使这颗已发的心坚定而已,更需要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实践菩萨行,而不是只是说说,或只是想想而已,这样的话变成表里不一了,有口无心,会有这种的问题。所以不应该只是发心的状态,最主要的还是要实践菩萨行。如何去实践呢?宗大师在之前解释,最主要是说到了,悲智两者都要双运情况下,来累积无边的资粮。无论行任何的善行,都不应该舍弃这两个根本,也就是菩提心还有空正见,作任何的善行,都要以这两颗心来摄持的情况下,来行无边的善行,断无边的恶行。那我们要如何去学习呢?菩萨行应如何修学呢?所以在此我们可以看到宗大师在本文里面有说到:庚三、解释学习学处次第(分二)辛一、于总大乘学习道理(分三)壬一、净修欲学菩萨学处壬二、修已受取佛子律仪壬三、受已如何学习道理辛二、特于金刚乘学习道理壬一、净修欲学菩萨学处律咒二中,若先未受各各律仪,不可听闻所有学处。此不同彼,此诸学处先当善知,净修相续,次乐受者,乃可授与诸律仪故。这以上说到了,别解脱戒、菩萨戒还有金刚三昧耶,这三者的不同点就是,在解脱戒和金刚三昧耶戒的时候,在未得戒体之前,是不可以听闻所要受戒的内涵,这是不允许的,只有受了戒之后,我们才可以学习所受的戒条是什么?受的戒内容是什么?可是菩萨戒不同,菩萨戒在未受之前,还没有得到菩萨戒体之前,是可以先好好的去听闻,而且必须要去学习的。那看自己有没有办法去接受,欢喜的来接受这个菩萨戒,让自己获得戒体,所以变成未得到戒体之前,我们可以了解到菩萨戒的内涵。如菩萨地云:「欲受菩萨净戒律仪,先应为说菩萨法藏摩怛履迦,摩恒履迦就是论藏或本文的意思,这是梵文,最主要菩萨论藏就是《菩萨地》这部论藏。如果是讲经文的话,就是《华严经》。其中所说菩萨学处及犯处相,若慧观察自思择已至心爱乐,非为他劝非为胜他,当知是名坚固菩萨,堪受菩萨净戒律仪,如受戒法,彼亦应受亦应授彼。」故先了知诸所学处,为作意境。若于学处至心爱乐,修欲学已,次受律仪则极坚固,是善方便。此及下文二处宣说,文恐太繁,当于后释。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甚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13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