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揭谛让我们生苦恼的,就是自己的念

2025/5/25 来源:不详

哪个医院治白癜风较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色、受、想、行、识,这五个就是一念。其实《心经》很简单,就讲一个心、一个念、一个相。心是自在之本,念是心行,也是自在之变,而色、受、想、行识则是自在之所在,所以是心相。《心经》的奥妙也就在这里。这里明白了,《心经》就懂了。

《心经》讲“观自在”,在观自在时,怎么能自觉本心呢?观到念就自觉了。“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就是在观自己的念。所谓五蕴,色、受、想、行、识,说五个好像很复杂,其实际就是一念。在观念时,五个就都有了,同时都观到了。分成五个,是帮助你深观心念,把念观得更深更细,所以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念观全了,观尽了,观透了,就见心了。见心就明心了,明心就见性了。

慧能有句名言:“于念离念,于相离相。”这跟《心经》讲的“观自在”是一样的,只是话不同。相是心相,所以相也是念。于念离念,这个知见,就是般若观照,也就是观自在。所以“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就是于念离念。

念是谁生的?是我心自生的。我心生念,一觉念就离念了,离念就回到本心了,这就是《心经》的“观自在”,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能这样观自在,一切烦恼自然都没有了,也就“度一切苦厄”了。

让我们生苦恼的,就是自己的念。自己生的念,就是自己最大的问题。没有念就没有苦厄,有了念才有苦厄。我们心里所经历的一切,都来自于自己心生的念。但是大家也要知道:没有念,就没有智慧。所以智慧从念来,苦恼也从念来;觉悟从念来,迷执也从念来。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全都从念来,没有念就什么都没有了。明白这个道理,就能明白“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句话的深意。因为这是有念所见,也是有念所悟;这是在观念时的所觉,也是在观念时的所得。就在观念时,生念之本,有念之性,落念之苦,觉念之悟,就全得到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97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