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修般若才是真正的修行怎样才是在修
2024/12/10 来源:不详释迦大约涅槃六百年后,在公元初,印度佛教出现了最早的大乘经典,系列般若经。般若经典的出世,标志着印度佛法进入了大乘佛法期。在原来小乘佛法时期,僧侣们的修学内容为五度波罗蜜,随着般若经典的出世,大乘佛法僧侣们的修学内容,变成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波罗蜜,即加入了修学般若的内容,且修学般若为六度的核心。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般若经典呢?什么是般若呢?为什么说真正的修行是修般若呢?
般若为梵文音译,意思是终极智慧″辨识智慧″,指如实观察认知一切法及万有本源的智慧。后又逐步延伸发展出几种般若的分类,主要是,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的三分法。和,文字般若,方便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眷属般若,境界般若,的六分法。其实,无论延伸出多少种般若,无论般若有几种分法,真正的般若只有一种,那就是三世诸佛的究竟智慧……般若。为区分其他的方便说,故名实相般若″。
实相般若,是学人证入涅槃后,由本源真如的先天智,与证达者的后天智,二智结合而形成的完整智慧,即是三世诸佛的智慧。圆满的般若,就是果地佛智,就是究竟涅槃,就是无上菩提。所以,严格上说真正的修行,是在学人彻悟亲证佛地以后,修的是自亲证的实相般若,目的是圆满般若。而学人未彻悟亲证前,都是盲修瞎练,因未体悟到真如佛性,未亲证到佛地的众生,是根本不知道般若是怎样的,更不会知修般若如何修。从这个层面上讲,显宗般若经典上所谓的修学般若,都不是真正的修般若,如心经中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实修的只是禅定。修学禅定与修学般若最主要的区别是,禅定着重在寂灭入涅槃彻悟亲证真如佛性,般若着重在不离真如佛性起大妙用。彻悟亲证者,由真如佛性所生,为因地佛又为果地菩萨。般若圆满者,为真如佛性的彻底觉醒,为果地佛。
那么究竟什么是实相般若呢?即是善分别一切诸法,于第一义而不动″。实则是一心三用。即是真如空体,十方诸相,善分别,三位一体。第一义,即是真如佛性。未找到体悟到真如佛性,即不名第一义。如何找到体悟到真如佛性呢?找到明师,由禅定寂灭入涅槃。到达真如后,以慈悲为驱动,重生后起用,照自体空无生,照十方诸法虚幻。分别体与诸相,善思量即得究竟智慧,即名般若″。
经历了以上这一过程的再来人,才能算真正开始了修行,修的是去除追物逐境的习气,即时时一心三用,行走坐卧不离自证的第一义,而行万事万法,此才是真正的在修般若,至此方是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之境。
最后,般若经典的出世,实则是对释迦原始教义的补充完善。原始教义着重在彻悟亲证,而般若的出世,实则阐明的是如何成佛。未彻悟亲证前,若无明师指导,你所谓的修行,实则都是盲修瞎练,开口即错。彻悟亲证后,无修而修,无戒而戒,怎么说怎么做都是在修般若,都对。对于真正的,发大愿要一生成佛的求道者,彻悟亲证虽只是成佛半道,但却是超凡入圣,真正开始成佛之路的分水岭,彻悟的重要性无以复加。所以找到明师,依师力,自禅定,持中道,你就可以生如来家,开始真正的修行及成佛之旅。般若圆满,最终成为究竟的,不生不灭的,无上生命。
感谢您的阅读!您的鼓励就是我们原创的动力!您的疑惑就是我们原创的方向!
更多精彩原创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