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经极乐环境如何,众生以何为食,日常生
2023/4/9 来源:不详白癜风最新治疗办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90812/7375991.html
极乐众生是变易生死轮回中的圣者,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尚在分段生死轮回中的众生是否一样呢?
继续边读边聊《佛说阿弥陀经》。
从字面看,极乐众生的日常生活并没有什么特别,无非是供佛、吃饭、经行。这样的生活跟很多寺院的生活差不多。如果说有区别,那就是极乐众生的神通道力要强一些,极乐修学环境更殊胜一些。不过,我们还是可以通过这些文字相,领悟出一些极乐圣众之心。
第一,极乐世界的气象环境。
极乐圣众觉根尚未完全空净。其觉根就好比一杯正在静置的水,任运无为中逐渐澄净,此变易中有动相,故而在极乐国土上空,常常飘起天乐。此为与根相应的空如来藏。
极乐圣众皆已经明心见性,以金刚般若智慧为基础的禅定(楞严大定),故而在极乐国土下面,以黄金为地,心地如一,皆坚固不坏。此为与尘相应的不空如来藏。
极乐众生在无生法忍中不产生新识,但是尚有过去无量劫的宿识未得清净,在变易消灭中时时有动相,故而极乐国土空中,有柔软悦意的曼陀罗华昼夜六时如雨而下。此为与识相应的空不空如来藏。
由此可见,极乐世界的日常环境,是与修证位圣者的无为变易心相应的。
尚在分段生死轮回的众生见到的是什么呢?
有无对立的妄心,化作头顶的虚空。分别善恶的妄心,化作脚下的善恶德土。不断产生的分别意识,化作风、雨、雷、电等种种大气现象。
第二、极乐众生的日常生活
极乐众生的日常生活很简单。每日清旦用衣祴(衣祴:一种盛花器)盛满各种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便回到本国,饭食后就会经行。
极乐众生的神通道力是阿弥陀佛愿力加持的结果。《无量寿经》云:“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得神通自在波罗蜜多。于一念顷,不能超过亿那由他百千佛刹,周遍巡历供养诸佛者,不取正觉。”
1.供养十万亿佛的密意。
前面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就是极乐世界。这里说,极乐众生每日清旦供养十万亿佛。这两个十万亿意味着什么呢?
这十万亿隐含着十信位。从欲界干枯的乾慧地向上就是十信位,以此为信心住、念心住、精进心、慧心住、定心住、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住、愿心住。其中愿心住,根据《楞严经》说:“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随愿,名愿心住。”
众生念阿弥陀佛圣号,在阿弥陀佛的本愿加持下,从一个凡夫能够横超十信位,得到“所去随愿”的愿心住,这是佛力加持的缘故,并非是自己证到了这一步。故而到了极乐世界还要补着十信位的课,以圆满这十个位次的功行。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已经到了愿心住,为什么还要回头修呢?”自己的功行需要自己修,别人替代不了。你的心若是别人能做主,此心就不是你的真心,而是你的妄心。《楞严经》中阿难也曾想:“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后来得到佛的开示,才明白身心不可相代,自己的觉悟还是要靠自己。
这里也是同样的道理。受佛力加持横超,愿心住圆满了,但前面的乾慧地、信心住、念心住等十个位次还没有圆满,就要继续修证圆满。这就是“供养他方十万亿佛”的意思。
2.关于极乐饭食问题。
佛陀在《楞严经》谈到修行第一渐次时说:“如是世界十二类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人、天、畜生属段食;鬼神属触食,闻香即得饱足;色界天人以禅悦为食,属思食;无色界天人、地狱众生属识食,依我识而住。这四种形式中,极乐众生属于哪一种呢?
在《无量寿经》中,阿弥陀佛发愿说:“我作佛时,生我国者,所须饮食、衣服、种种供具,随意即至,无不满愿。”
此经中还说:“若欲食时,七宝钵器自然在前,百味饮食自然盈满。虽有此食,实无食者。但见色闻香以意为食。色力增长而无便秽。身心柔软,无所味著。事已化去,时至复现。”
可见,极乐众生是依思食而住。但是,极乐世界的思食其范围比色界天人的范围要大。离欲的色界天人仅仅以禅悦为思食,而极乐众生的思食里,还包括见色闻香的思食者。
众生依食而住,食物并非外来之物,而是众生自心取自心中化现而成的。妄念不停,饭食不止。然而,极乐众生在无生法忍中不生新的妄念,这些饭食念想皆是宿世业识的显现,显现后自然就化掉了。所以说有一种饭食是吃一顿少一顿的,这就是极乐世界的净食。
净食就是消业。在净食中灭掉宿世对种种色香味的贪欲凡尘念,就会进一步显露出真心本来面目,这就是“即以食时还到本国”。“本国”就是指真心本来面目。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循道而行,就叫“饭食经行”。
这是释迦牟尼佛第二次发出赞叹,这是赞叹极乐世界众生的日常修行生活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