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报应之不杀生与杀生的果报
2023/1/23 来源:不详白癜风图像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7510103.html
本文是空冉居士年2月7日闻思修佛学平台中直播的稿件,欢迎大家在修行路上一起交流前行。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是大乘佛教的一个基础。
既然是基础,那么初学佛的在家人是必须要持这五戒的。五戒和八关斋戒不同,八关斋戒是一个昼夜得到戒体,而五戒的戒体是一生一世的。
五戒,也有称为在家居士戒。那么守持这五条戒能不能解脱呢?这个解脱,是指是否可以出离轮回呢?
如果一个人守持这五戒只是为了求得人天福报,那么他是无法出离六道轮回的,也就是说你持五戒,心里所希求的就是在人间的福报,或者将来升天享受,那么所得到的也就是人天福报,人天还在六道内嘛,所以说不能出离六道轮回。
假如你是从出离心的基础上受五戒,比如我们在家居士,他是想出离六道轮回,然后依照戒律要求坚守五戒,这样的人将来是一定可以出离的。
咱们这一节主要讲不杀生戒,这个戒排在五戒的首位。之所以排在第一的位置,是因为佛法讲究众生平等,慈心不杀。另外我们自性本来就是慈悲的,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而杀生,人的嗔恨心就会升起,杀业的业障又很重,我们的自性就会被其障碍住,很难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所以佛法在五戒里把不杀生戒排在第一是有其道理的。
1.对象:在五戒里,杀生主要是指杀害人的性命。那你说杀害别的生灵算不算杀生呢?也算,杀害其它生灵也会有很大的罪过,也一定会受到因果的惩罚,但它不在根本戒里,根本戒里的不杀生,专指杀人而说的,为什么呢?因为只有你得到人身才有出离的机会,杀害人身,就是断了别人可以出离的机缘,这个罪过特别大。
杀生,根本戒里所说被杀的对象就是所有的人,这里胎儿也在其中。所以堕胎就是杀生,就属于杀人。咱们以前经常讲这个问题,你说我堕胎了,我超度了婴灵,还有没有罪?这个问题很简单,比如你在街上杀了一个人,你说我帮你超度一下,就可以不受法律制裁了吗?肯定还是要被制裁。我们观念上觉得胎儿还没降生到人间呢,怎么算杀人?大家知道,杀害一个人的评价标准,就是你剥夺了他人做人的权利。按照佛法说,你把一个神识寄托的肉身给灭了,导致这个神识无法寄居,也就断了人家出离生死轮回的机缘了。
那么有人说,孩子还没成形,有神识吗?如果没有神识,那堕胎就不算杀生了吧?
《大宝积经》云:“难陀,云何中有得入母胎?若母腹净,中有现前,见为欲事,无如上说众多过患,父母及子有相感业,方入母胎。又彼中有欲入胎时,心即颠倒,若是男者,于母生爱,于父生憎;若是女者,于父生爱,于母生憎……难陀,其时中有作此念已,即入母胎,应知受生,名羯罗蓝。父精母血非是余物,由父母精血和合因缘,为识所缘依止而住……要由父母精血,因缘和合,方有胎耳。”这段经文,就说明神识是在父母交合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经进入了,所以就算孩子没有成形,只要受精卵有了,就有神识。那么堕胎,也就是杀生无疑的。
还有一点就是自杀。有人说不杀别人,杀自己算不算犯戒?那你自己算不算一条性命呢?算,那杀自己自然也就是犯了杀戒。而且自杀者,不能投胎转世,要找替身,找不到就永远做孤魂野鬼。即便将来投胎了,做了人,七世都经历自杀的果报。自杀真的不是一了百了,咱们这个业报身就是来还债的,自杀就是逃债,可是这个因果债是逃不掉的,自杀等于债上加债。你经历烦恼、痛苦、疾病、贫贱等等那都是前世今生的业因招感来的,叫自作自受,你得去一点点化解,一点点的还。
那怎么能还的不那么痛苦?有没有办法让果报来得轻一些呢?当然有啊,断恶修善、认真忏悔以前知道的或者不知道的恶因、恶缘,而且今生不再造新的恶,另外心态要放平、放正,知足常乐,并能学会用慈悲心去多布施,多帮助那些还不如我们的众生,这样坚持做下去,生命一定不至于走到非自杀不可的地步,还会因为自己积累的善缘逐渐脱离困境变得顺利起来。
2.动机:说了对象,再说动机。杀人分有意杀和无意杀,比如你想杀张三,后来误杀了李四。这个也属于犯戒,因为你有想杀人的动机,可是没有杀掉你想要杀的人,不过这不犯根本戒,当然,这个一样要受到世间法律还有因果的惩罚的。还有的是无意中夺了别人的性命,比如车祸,这些虽然都属于杀人,也是不犯根本戒。
3.手段:那么杀人的手段来说,不管你杀人是运用的直接杀人,还是运用的咒语啊、神通啊,或者指使别人帮你所杀,这些都属于杀生,都犯根本戒。
再看杀人后的结果,人死了,那就是事实成立,没死,就不犯根本戒,但依然有罪,这个罪是可以通过忏悔得到谅解的,叫可悔罪。
4.轻重:佛法以所杀对象不同,所得罪不同分为逆罪、重罪和轻罪。(1)杀父母、和尚、阿阇黎、阿罗汉为逆罪。逆就是十恶不赦,不能得到原谅。(2)杀人为重罪。(3)杀畜生为轻罪。
这里的逆罪、还有故意杀死人的重罪,是不可悔罪,就是不能通过忏悔得到谅解。而无意杀、错杀、杀畜生,这些属于可悔罪,犯了以后通过忏悔可以得到宽恕。
5.开遮:说到戒律,就不得不说开遮,什么叫开遮呢?开是打开的意思,遮就是禁止,就指的戒律。开遮,就是破除戒律。佛陀制定的戒律是指一般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应该持守的律条和规矩,那么有一般就有特殊情况,什么情况下杀生不受这些惩罚呢?
第一.你是完全无私地为了救多数人,防止多数人的性命受到威胁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可以开遮,那么你这样去杀人的时候,你的发心是善良的。法律里有一条正当防卫,就是当你本人的生命受到威胁,你采取防卫措施的时候导致对方死亡,法律里根据程度会给予相应的从轻处罚。和这个是一样的道理。
第二.当三乘和圣贤的性命受到恶人威胁的时候,你宁愿背负下地狱的重罪把恶人杀死,也不想恶人因为杀害三乘圣人而犯五逆重罪,这个时候就可以开遮。
第三.就是那种严重的精神病人,这里说的是严重的,就是那种精神上严重不能自主的,比如见到火跳进去,见到屎尿拿起来玩耍等等这种,这种人心识不受控制,他杀人没有主观性,所以也在开遮之列。
6.果报:杀生害命,果报惨重,咱们都知道杀害动物的果报一般今世会多病、多灾祸,来世呢自己还会沦为畜生被人宰杀。那么杀人的果报就更重了,那些犯五逆重罪的,会恒久在地狱里受苦,没有出期。就算不是五逆重罪,也要在地狱里经受折磨,然后投生旁生道或饿鬼道,经历无数劫,每一次投生后都会经受不得善终的果报。然后再投生人身,做人后都会短命,或被杀、或遭遇意外横死,而且常常是受人憎恶、身体多病、心思恶毒等等。
我们在家居士,要说杀人那是几乎没有的,但要说杀害其它生灵,个别人还会有。因为有些礼佛的人他就是戒不了肉,还觉得自己礼佛读经,杀生或许可以不受惩罚的吧!这就是邪见。《灌顶经》中说过:“邪见杀众生,百魅皆得祠,堕罪入地狱,亿劫无出时。”以邪见杀害众生的话,千百万魔众可趁机害你,将来必定堕入地狱,亿万劫无有解脱之时。
还有人说,我没有亲自去杀呀,就不会有杀生的罪业。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杀过生,你比如咱们夏天外出时,脚下踩死的小生命就根本数不清。汉地的《毗尼日用》中,就有行步不伤虫蚁咒,即每天早上下床前,先默念数声佛号,接着念偈颂:“从朝寅旦直至暮,一切众生自回护,若于足下丧其形,愿汝即时生净土。”再念咒语“唵逸帝律尼莎诃”三遍,然后才敢下地走路。所以说我们是业报身,这个身体你有意无意都在造业,当然,《俱舍论》及麦彭仁波切的《中观庄严论释》中也讲过,罪业有积与不积的分别,你无意间踩死小虫或者蚂蚁,就属于不积业,即便这也算杀了生,罪业不是很严重罢了。
讲到这个,就得说说吃素了。吃素等同于放生,一天不吃肉,那么这个地球上的杀业就没有我的份。吃素功德无量,如果运气不好、家庭不和睦、事业不顺利、身体多病,发愿吃长素则会很快得到改观。
咱们礼佛的人经常放生,如果放生人不吃素,那不是矛盾吗?你就会把放生功德转为有漏之业;再比如学佛多年却不吃素,就会让人误解,佛法不是讲究慈悲不杀的吗?你学佛怎么还吃肉呢?一句话就能把你给问住了;长年行善之人不吃素,就会如永明大师所说“断掉一切慈悲种”。
《金刚经功德》里曾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女人嫁人后不久就死去,她的神识托梦给父母说:“我一生中没造什么恶业,唯有在办婚事时,宰杀了很多山羊、绵羊,以此感召如今的大苦受。你们若为我念《金刚经》,我就会脱离此苦。”于是父母为女儿读诵了《金刚经》。七天后的夜里,父母在睡梦中见到佛陀,佛陀告诉他们:“因念诵《金刚经》之福德,你们女儿已得解脱,现已转生为人。”
7.持戒的功德:那么持不杀戒的功德和果报究竟有那些呢?下边就详细讲一讲。
(1)《俱舍论》云:“若能一昼夜持不杀戒,于未来生,决定不逢刀兵灾,就算你遇到战乱,自己也不会因此被伤害。
(2)薄拘罗尊者在过去无量劫以前,专门修不杀戒──戒杀生。他这种戒杀生,不是像我们普通人说不杀生;他连杀生的念也不生起,心也都不动,不起杀心;就是不但外边戒杀,里边也戒得干干净净的,无论是什么众生,他都不杀的。他因为持这个不杀戒,就得五种不死的果报:
火烧不死:汤煮不死:水淹不死:鱼吞不死:刀割不死:
(3)持不杀戒的人,同时得到善神的护佑:
A.茶刍毗愈陀尼→护持戒人身,辟除邪鬼。
B.输陀利输陀尼→护持戒人六情(即眼、耳、鼻、舌、身、意)悉令完具。
C.毗楼遮那世波→设持戒人腹内,使五脏平调。(五脏即心肝脾肺肾)
D.阿陀龙摩坁→护持戒人血脉,悉令通畅。
E.娑罗桓尼和婆→护持戒人爪指,无所毁伤。
咱们现在所处的被叫做五浊恶世,又逢末法时代,本来就很不幸,又由于人类的自私与无知,为了一己私欲,残忍杀害众生的性命,制造了越来越多的恶缘。如果我们看到因杀生而产生的种种痛苦,以般若智慧观照这些苦难,悲心就会由此而生。悲心是唯一有用而安全的力量,它将成为我们护生、救苦拔苦的动力。所以五戒里不杀生戒又叫慈悲戒,它是我们产生拔苦与乐的动力。对众生有大悲之心是第一戒真正的核心。
作者:空冉居士,年生于开封。他组织发起成立了「紫冉阁佛法同修会」。紫冉阁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入圣宣学,为太平弘信”为宏法宗旨,逐步致力于佛法的传播。空冉居士聚众讲学修禅,度化一方为己任,全身心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建设与传播。“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是空冉居士立身处世的原则。“修身为本,教学为先”是他讲经教学的宗旨。以“普令众生破迷启悟,离苦得乐”为初心,始终致力于佛法的弘扬和传播。因其讲经教法的宗旨建立在佛陀的“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基础之上,故空冉居士发心撰述了多部劝善类因果实录小说《灵童见鬼实录》、《谈妖说鬼》、《魔域鬼城》等多部著作。空冉居士宏法平台遍布荔枝、蜻蜓、闻思修佛学、百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