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文化之旅走江湖
2025/3/30 来源:不详在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在中国文化词境中,“江湖”一词意涵丰富且有时还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提“走江湖”,大多数人会想到古代武侠小说中江湖儿女驰骋风云、快意恩仇、惩恶扬善的壮举。其中金庸先生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等多部小说使这种印象更为深入人心;或者想到《庄子》中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中世外桃源的人文江湖;或者想到黑社会组织或有着自身特定游戏规则的职业圈子;或者想到生活在社会底层,靠卖艺、算卦、相面、卖药为生的人。
然而还有一种“江湖”,它虽然也是行走在山林之间,却不是一种谋生手段,也不是一种侠义行为,更不是快意恩仇,它的“江湖”先是特指,后为泛称。它是一种修学行为,一种人生解脱之道。它就是中国佛教禅宗的“走江湖”。
“走”字古义为“跑”,“走江湖”又可说成“跑江湖”。“走江湖”一语产生于唐朝天宝至贞元年间的佛界,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南禅之盛况。南禅学人佛子为弘扬佛法,参学悟禅,不辞辛劳,云游四方,奔走于江西、湖南等地。
禅宗自六祖惠能之后,石头希迁莲开南岳,马祖道一道转洪州,弘发二脉,奠定五宗;继有石霜楚圆,光大临济宗,发脉出黄龙、杨歧两派,五宗七派皆出自湖南和江西,“江湖禅宗”由此而来。
禅宗的“走江湖”就与这“江湖禅宗”有关,并透露出对于理解佛教的“走江湖”至关重要的两个信息,一是佛教“走江湖”中的“江湖”是江西和湖南的方便合称,二是佛教的“走江湖”源自禅宗。《传灯录·石头章》曰:江西主大寂(马祖道一),湖南主石头(石头希迁),往来幢幢并凑二大士之门。禅宗的发展壮大关键是靠南禅两大系——南岳系与青原系之下的两位大师,一位是马祖道一,一位是石头希迁。佛教里的“走江湖”就是围绕他们俩走的。
道一(公元年—公元年)是汉州(今四川广汉县)什邡(今四川什邡县)人,俗姓马,故后嗣尊称马祖。道一少年时从唐和尚处寂剃发出家,二十岁左右从渝州圆律师受具足戒,同时又从金和尚无相禅师学禅。约唐景云元年(公元年)前后,马祖听说怀让在南岳般若寺传六祖惠能“顿门”之法,便前往皈依受学。怀让以“磨砖不能成镜”来开导他,马祖由此大悟,并在怀让门下学法达十个春秋。
天宝元年(公元年)道一离南岳赴赣,他先到福建建阳的佛迹岭小住,大珠慧海、紫玉道通,就是在佛迹岭所收的弟子。大约一、二年后道一又折回江西,先住抚州的西里山(又名犀牛山)、石巩山,猎户出身的石巩慧藏,是此时弟子。约七、八年后,道一南下住今赣州市赣县龚公山。
被称为“三大弟子”的百丈怀海、西堂智藏、南泉普愿悉为此时弟子。唐大历(约公元年)年间,马祖至洪州传法,至贞元四年()圆寂时止,共在南昌及其周围住十六年左右,其余自天宝元年()至大历八年()的三十二年,均住于前述三地。
在几乎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的长达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马祖踏遍了江西的东西南北。当时的“洪州”大致是现在的南昌、丰城、进贤、修水及锦江流域的几个县。事实上,今天的南昌地区与宜春靖安、丰城等地区,是马祖建丛林的主要活动地点。马祖所倡禅法、所立禅寺、所化弟子皆在江西,故名“江西道一”,其禅系亦名“江西宗”、“洪州宗”。马祖道一教团也被称为“江西云纳”。宜春地区成为了禅者们“走江湖”的“湘赣孔道”。
希迁(公元年—公元年)本六祖惠能弟子,广东高要人(今广东省肇庆市)。惠能圆寂前,希迁问:“和尚百年后,希迁未审当依附何人?”惠能说:“寻思去。”希迁不解“寻思”何意,以为是让他独自沉思,后经首座指点,才知“寻思”即寻找大师兄思大和尚,于是往投青原行思。行思略加勘问说:“众角虽多,一麟足矣。”从此重加锻造。
青原行思圆寂于开元二十八年(),按子为父服丧三年的孝服制,希迁于丧满的天宝元年()离开青原山赴南岳,在般若寺南的石台上结草为庵,故称石头希迁。希迁住南台草庵五十年,作有《草庵歌》、《参同契》,有法嗣十三人。石头希迁教团被称为“湖南海众”。
唐代天宝、贞元年间,禅师们来来往往“走江湖”而“连云海”,真是“天下熙熙,皆为佛来,天下攘攘,皆为禅往。” 江西、湖南的佛子们是怎样走的江湖?有几个公案可以说明。
五台隐峰禅师,出游马祖之门,而未能睹奥,复来往石头,虽两番不捷,而后于马祖言下相契,其具体情形如下:
邓隐峰辞师(指马祖道一),师曰:“甚么处去?”
曰:“石头去。”
师曰:“石头路滑。”
曰:“竿木随身,逢场作戏”。
才到石头,即绕禅床一匝,振锡一声。
问:“是何宗旨?”
石头曰:“苍天,苍天!”
峰无语。
却回举似师。师曰:“汝更去问,待他有答,汝便嘘两声。”
峰又去,依前问。
石头乃嘘两声。
峰又无语。
回举似师。
师曰:“向汝道石头路滑”。
五台隐峰禅师在马祖与石头之间两番往来“走江湖”,而丹霞天然禅师也不乏类似“走江湖”杰作:
丹霞天然禅师,本习儒业,将入长安应举。……偶禅者问曰:“仁者何往?”
曰:“选官去。”
禅者曰:“选官何如选佛?”
曰:“选佛当往何所?”
禅者曰:“今江西马大师出世,是选佛之场。仁者可往。”遂直造江西,才见祖,师以手拓幞头额。
祖顾视良久,曰:“南岳石头是汝师也。”
遽抵石头,还以前意投之。
头曰:“着槽厂去!”
礼谢,入行者房,随次执爨水。……
凡三年。忽一日,石头告众曰:“来日铲佛殿前草。”至来日,大众诸童行各备锹钁铲草,独师以盆盛水,沐头于石头前,胡跪。头见而笑之,便与剃发,又为说戒。师乃掩耳而出,再往江西谒马祖。未参礼,便入僧堂内,骑圣僧颈而坐。时大众惊愕,遽报马祖。
祖躬入堂,视之曰:“我子天然。”
师即下地礼拜曰:“谢师赐法号。”因名天然。
不但禅师们在马祖和石头之间“走来走去”,学佛的居士也有如此的,如著名的庞蕴居士“唐贞元谒石头,乃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头以手掩其口,豁然有省。……
后参马祖,问曰:“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
马祖说:“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士于言下顿领玄旨,乃留驻,参承二载。
马祖圆寂瘞骨石门宝峰之后,百丈怀海在此庐十余年,并继续弘扬马祖禅风,使得诸方纳子云集于此向百丈怀海参禅问道。延续着“走江湖”禅风。沩山灵佑、黄檗希运、云岩昙晟俱来宝峰参百丈怀海。这里略举沩山灵佑“走江湖”的公案。
沩山灵佑(公元——公元),二十三岁时,外云游参访,来到天台山遇寒山子于途中,并用谶言指点他:“逢潭则止,遇沩则住”,到达天台山国清寺时,遇异人拾得,要他去泐潭谒怀海。
灵祐到江西建昌县西南马祖的墓塔所在地石门山(今江西靖安县宝峰山)泐潭寺,参礼马祖弟子怀海。百丈一见,许之入室,遂居参学之首。
侍立次,丈问:“谁?”
师曰:“某甲。”
丈曰:“汝拨炉中有火否?”
师拨之曰:“无火。”
丈躬起深拨得少火,举以示之:汝道无,此不是火?
师由是发悟,礼谢。陈其所解。
丈曰:“此乃暂时歧路耳。经云,欲识佛性义,当观时间因缘,时节既至,如迷忽悟,如忘忽忆,方省已物,不从他得。”
故祖师云: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只是无虚妄,凡圣等心。本来心法,元自备足。汝今既尔,善自护持。”
后来,灵祐到湖南沩山自立门户,开大沩山法化甚众。
其实“走江湖”肇始可以追溯到石头希迁去南岳替青原行思送信公案。
青原行思令石头希迁持书与南岳怀让和尚曰:“汝达书了,速回。我有鈯斧子,与汝住山。”
迁至彼,未呈书便问:“不慕诸圣,不重己灵时如何?”
岳曰:“子问太高生,何不向下问?”
迁曰:“宁可永劫受沉沦,不从诸圣永解脱。”
岳便休。
迁便回。师问:“子返何速?书信达否?”
迁曰:“书亦不通,信亦不达。去日蒙和尚许个鈯斧子,只今便请。”
师垂一足,迁便礼拜,寻辞往南岳。
“走江湖”从石头希迁自己开始,到诸多佛子往来于马祖道一和石头希迁两大士之间,再到马祖瘞骨宝峰寺后,“走江湖”定局。佛教“走江湖”的地域也越来越大,并且最终走出了本来就是开放的马祖教团和石头教团,走向了更加广阔的世界,从而形成一幅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纵横交错的佛教“走江湖”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