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禅在当下,禅在一念之间,生活禅者用
2025/2/18 来源:不详为何说禅在当下,禅在一念之间,生活禅者用《心经》为你解密
佛家经常讲“禅”,这是佛教禅宗所提倡的,多年来“禅”字总在修行者边提起,当然也有修身养性的人以修行打坐目的,来谈到“禅”。修行有分道家和佛家修行,不同的方式修行。但对于我们来说,修行除了提高自身素养外,修身养性也是重要之一。禅宗的修行,如果按哲学观来讲,主要佛法注重为“心学”。所以心性为目的的养生之道,也是“禅”的体现之一,所谓心起动念,就是“禅”的每一念之间。
生活禅
谈起禅,我们就避免不了谈《生活禅》,生活禅者在文中有写到,把《心经》作为修学《生活禅》的根本教典之一,把《心经》的思想贯入了生活禅里,用来指导生活禅,把《心经》作为修生活禅的根本内容。那么如何在《生活禅》与《心经》相应呢?
禅宗主张人的行、住、坐、卧,时时皆为禅,在近代高僧生活禅者净慧长老的《生活禅篇》讲到:“禅在哪里呢?禅在生活中。五蕴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五蕴。离了生活就找不到生命,离了生活就找不到禅的源头活水,离了生活也找不到佛法的土壤。”
生活禅者那么五蕴是什么呢?
五蕴在《心经》中有云:“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心经告诉我们,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五个字意。禅者把这五个字说为五件事,而这五件事组成了我们众生生存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生活禅篇》有言:“‘色’字构成了我们的这个血肉之躯和躯体赖以生存和活动的物质世界,受、想、行、识构成我们什么的精神活动的主体‘识’和精神活动的配角‘受、想、行’,也就是我们生命活动的精神世界。”
禅者言:“‘心经’的第一段第一句就是《心经》整个经文的总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禅者把“照见”为功夫,“五蕴”即众生生命的总相、生活的总相,也就是说也是我们修行的主要目的,主要解决的问题。“照见五蕴皆空”意思就是,如果我们在修行中,五蕴能空,这一切事情都解决了,也就没有了苦厄。
生活禅夏令营为何说禅在当下
禅在当下,所以为何禅在当下,因为禅就是在五蕴之中,五蕴就是生活,所谓的生活禅,就是融入的佛教经文大典说述,把佛经的精髓通俗易懂的融入到生活中去。心经上说:“五蕴皆空,就能读度一切苦厄,也就能心无挂碍,也就没了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心经》中用“五蕴”概括了人的生命中的五个主体,而这五个主体就是我们平常生活中必须拥有的,缺一不可。我们学佛修行、参禅的目的就是如何破执我们什么当下的困惑,当下的烦恼。离开了五蕴,离开了当下,就找不到我们的生命所在。
所谓禅与生活不二,生活与禅不二,就是五蕴中有,五蕴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五蕴,“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般若智慧,照见就是般若,我们要用智慧来破执五蕴。所以在我们学习诵读《心经》时,我们就清楚的认识了内容含义,所谓的禅当下一念,就是五蕴中我们生活的本体,如果我们时时刻刻把当下做好了,以“禅”来净化我们的心灵,落实当下之间,破执烦恼,我们的生活就能超越自我,就能欣赏生活中的美好。
所以,很多人讲禅在当下,禅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只是我们没有发现,我们天天都被“禅”包围着,禅在我们生活中是一种意念,更是一种意境,只要我们把握好当下,破执一切苦厄,禅自然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