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得观音寄念,竟然得到了观音山观音山上
2024/9/19 来源:不详说到“观音”一词,想来大家都知道是“观世音菩萨”的简称,以观音菩萨是慈悲的化身,所以啊观音菩萨广受世人的推崇与膜拜,在大一些的寺林福地多有信徒塑建观音菩萨之形像以供瞻拜。日本僧人从五台山请的观音塑像至普陀山而不肯东去,这个颇具灵验的事迹使得普陀山成了人们心目中观世音菩萨的道场。
既然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那么东莞的观音山也可以是观音菩萨的道场之一吗?想来一定是可以的,只要心有慈悲之念,自是处处得见观音。观音是慈悲的化身,不必拘于一地,不必拘于一相。要知道在唐代之前的观音形像是为男身男相,唐代之后至宋代之间的观音形像多为男身女相,到了明代之后,观音的形像则就多为女身女相。即便世人赋予观音的形像有所移易,而观音菩萨的慈悲定然未曾增减。
当然了,东莞的观音山要想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观音菩萨道场之一,仅仅落成一个高大的观音塑像是不足以让人信服的。那么观音山的观音也会像普陀山的观音一般灵验吗?或许有人会说了,既然观音山的观音也是灵验的,那么“观音山上观山水”的上联为何却迟迟不能征到最佳下联呢?其实啊,佛家之事,自当有六年之历、七年之候。
机缘既已成熟,年的这次征集当会有最佳下联出现。为什么可以这么说呢?因为小编的一句下联就足堪佳配。记得这句下联可不是挖空心思去想出来的,而是灵光乍现一句完整的下联突然之间就出现在脑海之中的,可谓是幸得观音寄念。真所谓“观音山上观山水,自在有里自有无”。
那么为什么是小编有缘幸得观音寄念呢?当然了,这个缘分必定要缘于佛法、缘于正知。佛经是法舍利,多读佛经就能亲近佛法,佛陀慈悲,是电子版的佛经让小编得以时常亲近佛法,当然了,在抄读佛经这件事上,小编也只能勉强算是精进的,因为大正藏中还有许多的佛经是小编不曾抄读过的,还有啊大般若经只是通读了一遍却不曾抄习。不过啊小编也是抄读过一些佛经的,比如:心经、遗教三经、药师经、净土三经、金光明经、金刚经、楞伽经、圆觉经、般舟三昧经、菩萨处胎经、稻秆经、维摩诘经、解深密经、楞严经、华严经,等等,还有瑜伽师地论才抄到38卷。
或许有人会说了,现在是末法时期,即便是抄读了再多的佛经,就能保证得到佛之正法正知吗?没错“末法之说”确是缘于佛经之记,那么“末法”就非得理解为:正法之末吗?或者大多的人就是这么理解的,但是这样的理解就真得正确吗?“末法”是一个偏正词,其中“法”是主词、“末”是导词。倘若佛经是法舍利,佛经还是那些佛经,那么佛经之中含藏之法就依然还是正法。
既然佛经还是那些佛经,佛经之中含藏之法依然还是正法,为何却要有“末法之说”呢?末法是相应于“正法”、“像法”,而有所针对的相应言说。末法、像法、正法的主词同为佛法同为一样的佛法,那么有所偏差的就是学习佛法的前导之心了。佛法真如自是不动无增无减,末法之“末”与法无关,末法之“末”说的是学法之人的学法缘由。以菩提心、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学法是谓正法;以正性离生、离断三毒、离断烦恼之心学法是谓像法;末曾断离所知障,以有所得心学法是为末法。
我们在学习之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由、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期许,而不同的学习理由、不同的学习态度、不同的学习期许,也将显现出不同的学习效果,学习佛法也是这样,同样的佛法,有了正确的理由、正确的态度、正确的期许,就是正法;只有正确的态度,而理由不那么真、期许不那么纯的话就是像法;只有正确的态度,而理由有差、期许有误的话,那就只能是末法。
末法是说在末法时期学习佛法得先从微细处入手,断攀缘心离所知障,然后才能契合经法之说。攀缘心很可怕,以攀缘心学习佛法,则不能照见如来藏,以攀缘心学习佛法,则不能证无学道。所知障也很可怕,所知障会让人对经句产生想当然的曲解。所知障很可怕想当然很误人,应该说有不少有人就对“末法”有着想当然的曲解。未断攀缘心末离所知障,纵对佛说却不能得到如来真实之义,才是末法。
出自金刚经的名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般大家都会习惯地断句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倘若是这么断句的话,那么这就是一句只管给出答案的判定之辞,而且是未经必要的义理分析就武断给出的判定之辞。既然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么听法的对象呢?是为虚妄、非为虚妄?非为虚妄则自相矛盾,是为虚妄,那又何必更起说辞,即便当有所说,那也应当是将相入性的解析之说,于我、我所见为法住,则见诸相非相的导引解析之说。总之必定不应当是著相的判定之辞,那么世人的这种习惯性断句就是可怕的所知之障。如此断句无非是多了一句世人喜欢挂在嘴边的漂亮话,于法正义却有亏误。
其实这个经句还可以这么断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是一个动词,含义为:因此而以为是。更起我所分别于我便起诸相,凡所而有相,于有相处见生我所,皆可“是之”为虚空之妄。如果世界是自然的,那么世界中的每一个物事之间就不必最终要有必然归一的联系。而微观物理学告诉我们世界中的每一个物事最终都有归一的联系,那么我们身处的世界其实也可以说是一堆法则的堆砌。于相深之处但见法则,那么皆是虚空之妄。因为我们身处的世界中每一个物事都是有所关联的,是可以统一于一个法则的不同组成写法,所以说“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如来”者,时、空皆依规定而立。“空”:没有可供感知的介质而谓之为空。那么我们对“空”的感知又是如何确立的呢?要是我们并不能感知到“空”,少了“空”的隔格,那么可供感知的“相”就会渗合到一起,那么被我们所感知到的世界就会是一片混沌,绝然不会是我们现所感知到这个样子。那么我们对没有感知介质的空又是如何形成认知的呢?一定会是缘起于一种法则的规定对吧。那么反过来说,能被感知到的“相”,又为什么不会是因为法则的规定而被感知为“相”的呢?
被感知为“空”是因为法则的规定,被感知为“相”也只是因为法则的规定。量子纠缠的发生,之所以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不就是法则规定的一种呈现嘛。
说了这么些莫名其妙的话,或者会有很多的人不会读到这里的吧。但是不说出这些个深奥难懂的道理来,却又如何去证明那句下联“自在有里自有无”,是幸得观音寄念,而得灵光乍现的呢?
祝吉祥
周襄写于离生别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