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带您鉴赏兰州市内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2023/7/24 来源:不详武士俑
赵孟《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西夏官印
敦煌写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驿使图》
明·林良《松鹤图》
夔涡纹祖癸乙三锥足青铜盉
世界首辆大小轮自行车
双耳彩陶瓮
中国甘肃网5月18日讯据兰州晚报报道(记者高宏梅王巧灵彭维国)年5月18日是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将聚焦“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主题,共同探讨在世界范围内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博物馆面向未来应如何应对多重挑战,及时调整完善自身功能定位,积极探索博物馆发展的新方向、新模式、新方案。近日,本报记者兵分几路,带大家探寻兰州市内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甘肃省博物馆
名称:铜奔马
东汉;青铜器;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1厘米,重7.3千克。
为国宝一级文物,年被确定为我国旅游标志,是丝绸之路精神的象征。曾多次作为中国优秀文物的代表出国参展,得到高度赞誉。铜奔马于年10月在武威雷台汉墓出土,设计构思巧妙新颖,艺术造型精炼优美,铸造工艺卓越精湛,拥有“马踏飞燕”“天马”“马超龙雀”等美称。
年被定为国宝级珍贵文物。
名称: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仰韶文化中期;彩陶;瓶高32.3厘米,口4厘米,底径6.8厘米。
仰韶文化早期的人头雕塑中,它是最为精彩的一件;大地湾遗址出土的上千件陶器中,它是唯一一件塑有人像的彩陶瓶。独特的形制、别致的纹饰、生动的表情和细致的雕塑手法,充分体现出远在五六千年前人类的智慧和灵巧,浓缩了大地湾先民的审美意识以及丰富的社会历史内涵,是我国史前时期集彩陶、雕塑、造型于一身的杰出艺术作品。
名称:《驿使图》画像砖
魏晋时期;壁画砖;砖长35厘米,宽17厘米。
《驿使图》画像砖是嘉峪关魏晋墓群出土文物中保存最好、最具代表性的墓室壁画砖,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其驿使图写实场景,是中国邮政标志。
兰州市博物馆
名称:金累丝嵌青玉抱子观音簪
一级文物。金累丝嵌青玉抱子观音簪,明代,高6.5厘米,重57.5克,出土于白衣寺塔塔刹。簪首造像为送子观音坐像,青玉质,观音身披长衣,宽袖及膝,体形较丰,双手托一小儿,小儿呈坐姿。观音坐像下为细金丝编就的仰莲座,以三层仰莲瓣成形,莲瓣细瘦,时代特点明显。造像周围为把莲题材,均以细如发丝的金丝编结成莲瓣,然后焊接成形。把莲为一莲叶、一莲花、一莲蓬组合而成。莲叶细长,向侧展卷,有缠枝意味,莲花瓣细长平展,花的轮廓有波状变化,莲蕊镶以珍珠和红宝石,珍珠光泽明润柔和,宝石纯净色红,莲蓬形如如意,面上有四个小圆孔,并施以蓝色珐琅彩。造像背后衬以细金丝编成的回纹的网。网后连接银质簪挺,簪挺扁平状,中间起脊,正面錾刻铭文“肃王妃熊氏施,伴读姚进兼装”,背面錾刻铭文“崇祯伍年捌月初十日”。
名称:夔涡纹祖癸乙三锥足青铜盉
一级文物。西周,通高22.5厘米,青铜盉为酒器,铜质。侈口,束颈,垂腹,圆底,下承三棱锥足,足外撇。兽首鋬,有盖,器盖与器身套铸在一起,肩部有柱状流。器表纹饰位于盖上、颈部和流部,盖上及颈部饰一周夔涡纹,并以云雷纹衬底,流上以蕉叶纹装饰。青铜盉是水器,也作为温酒器使用。青铜盉自商代出现以来,一直沿用的春秋战国时期。盉的基本形状为有流、鋬、三足或四足,带盖。大约到春秋晚期出现了提梁盉。
甘肃天庆博物馆
名称:赵孟《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行书册页
赵孟是宋元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画家、诗人,楷书四大家之一,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世孙。赵孟一生抄过的《心经》共有19件,现存留于世的只有两件,一件在辽宁博物馆为国家所有,一件在天庆博物馆馆藏。这一件也是市场上唯一可以流通的赵孟行书心经作品。
年,甘肃天庆博物馆以1.亿元人民币收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共字。讲的是脱离苦海,到达涅槃彼岸的要诀。该版本是由唐朝玄奘法师所译。此心经点画、结字、章法无不源自二王而超凡脱俗。布白疏朗有致,错落跳动。每列间距恰到好处,通篇通达贯气,又不至于离散,并且非常注重轻重的变化。同一列中,有的字粗拙浓重,有的字空灵纤柔,二者相互穿插,揖让,使布局富于变化和动感。
名称:傅抱石《茅山雄姿》
傅抱石是中国近现代的十二大名家之一,他在山水画中使用的独有“抱石皴”笔法独具一格。傅抱石先生曾受周恩来总理的邀请,与关山月合作为人民大会堂创作《江山如此多娇》的画作。该作品将关山月细致柔和的岭南风格和傅抱石先生的奔放浑厚风格融为一体,颇得毛泽东主席的喜爱,也成了人民大会堂唯一一幅有毛主席题字的画作。
《茅山雄姿》是年夏天傅抱石先生受江苏省政协邀请为江苏省政协礼堂所创作,完成这幅作品3个月之后,傅抱石先生不幸离世,享年61岁。所以说,这幅作品是傅抱石先生生前最后一幅山水巨制。年,该作品被甘肃天庆博物馆1.87亿元人民币收藏。
作品画面的近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松林,中间的部分工厂、厂房、卡车、烟囱、桥梁都清晰可见,表现出新中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甘肃三木自行车博物馆
名称:走路机
甘肃三木自行车博物馆是目前世界上体量最大,数量最多,品种最全的自行车专题博物馆。规模,数量,品种这三个指标在全世界独一无二。
走路机是世界首辆木质自行车,可转向,前轮曲柄自行车。产地德国,生产时间为年。该车全球仅存两辆,一辆在意大利博物馆,一辆在兰州三木自行车博物馆。
名称:雄鹰自行车
世界首辆大小轮自行车;产地意大利;生产时间为年
年法国的米肖父子修理德莱斯式自行车,修好后试车时,感到这种车放脚很困难,于是对它进行了改进,发明前轮大、后轮小,在车的前轮上安上脚蹬曲轴,这样除非骑车的技术特别高超,否则就抓不稳车把,会从车子上掉下来。他们把这辆两轮车冠以“自行车”的雅名,从而发明了米肖型自行车,不久这种自行车便开始大量生产,并于年在巴黎博览会上展出。后又把鞍座改为固定在车架上。后来在年英国的雷诺首先用辐条来拉紧轮辋,用钢管制成车架,并首先在轮辋上装上了实心的橡胶带,使自行车的重量大大减轻。
兰州大学博物馆
名称:粉彩仕女俑
唐代(—)。粉彩侍女俑两大两小,共四件,高度为55厘米—47厘米,皆施彩绘,虽有部分脱落,但依然能看出色彩绚丽,画工细致。四件女俑发髻各异,容颜饱满而不失秀美,体态丰腴而不失匀称,人物表情悠闲自若,其中怀抱小狗的仕女形象,在同类粉彩仕女俑中较为少见。这组粉彩仕女俑体现了盛唐时期以胖为美的审美情趣,实为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名称:武士俑
汉代(前—)。着衣式武士俑为陶质,高约45厘米。颜面、体表暗红色,戴帽,须眉、瞳仁,均显墨黑。身着红色布衣及战甲、战靴,手握兵器,原安装有木质兵器,因年代久远,均已腐朽。
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
名称:明·林良《松鹤图》
林良(—),明代画家。字以善,又名林以善,南海(今广州)人,因善画而荐入宫廷,为宫廷画家。林良善画花果、翎毛,着色简淡,作品以墨色的层次感塑造出一种崭新的美学语言,在工笔与写意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和谐之美,改变了宫廷绘画中那种呆板而固执的审美定式,为明代院体花鸟画的代表,也是明代水墨写意画派的开拓者。传世作品有《秋树禽聚图》《山茶白羽图》等。
本作品构图气魄宏大,用笔刚健奔放,墨色酣畅淋漓,与工笔花鸟画的细腻画法形成鲜明的对比。
名称:敦煌写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卷轴装,有乌丝栏,基本完好,纸色深黄。卷首背面有“禅密要法上”六字贴竿,可能系后人所记。正面第一行写经名卷数。第二行写“大唐三藏圣教序太宗文皇帝制”。第三行起写圣教序本文,圣教序后写玄奘之上文,玄奘文后另起行曰:“初分缘起品第一之一”,以下为经文。卷尾书“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该写经经甘肃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及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研究所有关专家鉴定,确系出自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之物,于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兰州瑞宝圆博物馆
名称:黄河象化石
黄河象属长鼻真象科剑齿象属,是地球上早已绝灭的一种大象。门齿粗大,平行排列,弯曲度小。头骨正方形,额面平缓,鼻上有一“八”字形槽状韧带窝。枕骨过度缓慢。有7个颈椎、20个胸椎、5个腰椎。背脊单峰,最高点在肩部。四肢粗壮,脚为五趾。臼齿齿冠较低,釉质层较厚。它的各个部位骨胳的骨缝、骨骺均和相邻的骨体完全愈合。黄河象化石是人们了解甘肃地区的古地理、古气候的珍贵资料。
兰州市阿干河人文历史博物馆
名称:梅点纹黑釉碗
明代期间烧制,为兰州窑(阿干窑)。兰州窑又称阿干窑,在今甘肃兰州,故名。最早见于《元一统志》,兰州土产条,简略提到产瓷器,有窑一所,距州四十五里。清康熙《兰州志》山川条:“煤炭山洞在州南四十里,其洞数十,皆产煤,州民赖之。阿干峪在州南四十里,其土宜陶,经火不裂,故多窑冶。”
永登县博物馆
名称:双耳彩陶瓮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高62厘米,口径18.5厘米,底径20厘米。泥质橙黄陶,口沿外撇、短直颈、丰肩、鼓腹、双腹耳、平底。颈肩部以黑、白彩饰图案,主题图案为漩涡纹,间饰太阳纹、弧边三角纹等。所绘图案对称分布,线条流畅自然,白彩与黑彩相间,凸显图案的层次感。
名称:九龙黄袍
清代。长厘米,宽厘米。黄色缎底,无领,右衽,鎏金圆扣,宽绣缘有金丝绣制的5条型体较小的龙;袍身共有9条用金丝线绣制的团龙,龙身有龙珠相随、火焰环绕,5爪圆形排列,形象逼真、似嬉戏状,极具动感;胸、襟和背绣有蝙蝠、花篮、宝瓶和鱼等吉祥图案,饰如意云纹。水脚之上为翻滚的波浪,水浪之上有鱼、宝瓶、卍、卐、吉祥结和耸立的山石等,蕴含福寿安康、吉祥绵延不断和“一统山河”“万世升平”之意。此龙袍为嘉庆皇帝赏赐于十五世土司鲁继勋之物,做工精湛。袍原袖前端在征集入馆前已被改。
皋兰县博物馆
名称:叶片纹彩陶壶
三级文物,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前—前)。
口径6.0厘米、腹径13厘米、高10.0厘米、底径7.0厘米。石洞镇阳洼窑村出土。口沿内绘垂弧纹,颈部有双鋬、绘斜线纹,肩部红彩绘圈带纹,腹部黑彩衬底将空白处勾勒出一排倾斜的叶片。
名称:西夏官印
三级文物,宋代,年从皋兰县石洞镇中堡村征集。
铜质,印边长5.5厘米,厚0.7厘米,通高3.3厘米,上刻西夏文九折篆“首领”二字,柄为长方形,底部有一小孔,为印绶绾结之处,印背无制印时间和掌印者姓名款文。它的发现为研究西夏军事建制及在皋兰的军事活动概况提供了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