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五台山龙泉寺,观汉白玉牌坊,仰普济石

2023/2/25 来源:不详

牌坊是具有历史价值的一种古建珍品,有时候它作为主体建筑的陪体建筑,设在建筑的前端,用来凸显建筑的气氛;有时候用作纪念一些人或事,像我们熟知的贞节牌坊、功德牌坊等;有时候是地域的分界标志,像现在村子的入口处时常立着高大的牌坊式大门;此外,还有一种较为常见的形式,在佛庙前设立,一般这类牌坊造价比较高,牌楼选用珍贵的汉白玉石体,远远望去,阳光下的牌楼威严庄重、光彩夺目。

去五台山龙泉寺拜谒时,入目便是高俊耸立的汉白玉牌坊。牌坊高9米,宽14米,由四根方柱支撑,每个方柱前后又有两根圆柱斜撑,显得稳固且充满力感。分左中右三门,中门高且突出,左右两门被围栏圈住,仅中间门可以通过。

除却牌坊的巍峨高大,最吸引人的就是牌坊精美的雕刻。

牌楼地处九龙岗山腰,当时的设计者胡明珠紧扣地名,在图案设计上围绕“九”和“龙”做文章,整体来看,牌楼上纵横雕刻着各式盘龙、飞龙、游龙等,花卉飞禽穿插分布在不同部位,整体图案相辅相成,令人叹服。

四根方柱和八根圆柱上,被盘龙缠绕覆盖,细细看去,龙的各个部位都显得细致飞扬,栩栩如生。三道门的拱房采用镂空雕法,精雕细刻,姿态各异。上中门的拱房上则是二龙戏珠的图案,飞舞的龙动感十足,双目圆睁,很有气势。左右耳门的拱房上则雕有花瓶、香炉、手串、葫芦、铜镜等,十分逼真。其余部位或雕龙头,或刻整条龙,细细数来,整座牌坊共雕有八十一条龙,这九九之数便为以地名为主题设计的“九龙”。

牌楼中门上有“峻凌霄汉”的竖匾,中有“佛光普照”的题字,左右耳门及背后各有不同内容题字,苍劲有力,恢弘大气。

牌楼正面牌楼背面

牌楼后面则是一对生动可爱的石狮子,一组造型大方的石幡杆,然后是大方美观的石拱桥,这些皆为汉白玉石雕刻而成,雕工娴熟,富有质感。

这座形体结构刚健挺拔,图案纷繁而脉络清晰的牌坊由寺院出面进行征集设计图样,各地能工巧匠纷至沓来,最终承建权由当时年仅29岁的胡明珠获得。胡明珠移植传统木结构建筑的雕刻设计,但材料上选取汉白玉石料,整体工程由来自山西、河北等地的上百名石雕艺人和工匠历时6年建造而成,一旦竣工,便广受追捧,被誉为五台山最为精美的汉白玉牌坊。

登高拾阶而进,在龙泉寺的中院正当中,矗立着时任南山寺当家和尚普济的石雕墓塔。

普济和尚,祖籍河北,是当时清政府的五品蓝翎守备,但当时的官场腐败黑暗,使得这位习武出生的汉子毅然决然剃度出家,清朝的寺庙经济和香火并不旺盛,普济便在东北三省募化,利用这些资金,修缮了龙泉寺,并建造了五台山寺庙十八处,普济大师不忘初心的做法感染了很多信众,在他圆寂之后,寺院中院便塑起了这种普济禅师塔。

普济禅师塔使用汉白玉石雕刻,高10米,为八角形塔座,每个角上有力士一尊,在力士托举的中间槽内共雕有尊小巧精致的坐佛像。

塔的中部呈圆肚形状,刻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部,东西南北塔肚中间各雕一尊弥勒佛像,弥勒佛像神态或带笑或庄严持重,这些雕像都是普济大师的化身,意指普济和尚是弥勒佛转世。

佛像上方及雕像不少部位,都刻有一个“东”字,这里指的是该塔的建造者是东三省的弟子居士们。

塔腹上方是八角楼檐,飞檐高高翘起,风吹过,便可听到铃铛叮当作响的悦耳之声,再向上便是逐层变细的塔尖。

整座墓塔设计精巧、大方美观,拜谒的人来到此处,听闻普济大师的事迹,都会不由自主萌发崇敬之情,而此塔也名声远播,成为五台山众多石塔中的精品。

龙泉寺未处在寺庙林立的台怀镇中心,因而行人不算密集,也因地处稍远,使得寺庙清净殊胜,可观匠心独具的石构牌坊,可仰别具特色的石雕墓塔,还可饮庙后的山泉水,山泉水清澈甘甜,只要有桶人人皆可打水带走。

打泉水打泉水

这样一个整洁清净的古刹,才可真正让人心生崇敬与向往,生出不虚此行的感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37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