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讲记篇悟法传衣第一
2022/10/22 来源:不详大师告诉大众:“善知识!总而言之,此事须要以清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我们可以想像得到,当时的会场必定非常宁静,大众都聚精会神的倾听说法。实际上,大师已经将般若法要和盘托出,只是大众不悟。于是,大师隔了很久又告诉大众:“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四句话是解释前一句,肯定前一句,教导我们“总净心念”的法要。也可以说,在大梵寺开示,到此地已经将悟人的法要讲完了。
在此简短开示里,最重要的就是“净心念”。“净心”就是无住,“念”就是生心。佛在金刚般若会上教诫须菩提尊者:“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诸菩萨由此悟入,六祖也是由此悟入。六祖之所教所传,无不由此门出,无不与此相应,真传佛心印之法主也。“净心”,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的心就是净心,就是无住心,也就是自己不生不灭的真心。生灭心是妄想心、分别心、执著心。“生灭灭已,寂灭现前”,才是圆成总净心念。“念”,不是分别,不是叫我们起心动念;而是一心正念,是大乘经常说的“一心正念真如”就是真正圆满的智慧。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提意是觉自就是本性。人人都有本性、智慧觉性,本来是清净的,从来也没有染污,就是禅家所说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这个面目从未缺失,只可惜众生日用而不觉,所谓迷失真性。佛与众生的差别,只在一心。一心是真,一心是正念,一心是真如,一心是实相,一心见真法界,就叫做佛菩萨,就叫做觉者。众生一念不觉,三心二意,缘虑妄境,染著五欲六尘、名闻利养,妄想、分别、执著,心为境转,这才无迷自迷,不见自性本来面目,不能证得自性如来智慧德相;愈转愈远,愈迷愈深,所谓可怜悯者,就叫做凡夫、就叫做迷。六祖大慈大悲,只教人认得真性,性德本净,然后直指说:“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正是无上佛道,何其简易!永明大师说:“至理一言,点凡成圣。狂心不歇,歇即菩提。”性净心明本来是佛,正是这个意思。这一段开示是大师一生教学的总纲领,我们千万不可轻易忽略。大众愿闻般若法要,大师于此总示法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