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般若形上学理论的形成离不开奥义书
2022/5/9 来源:不详白癜风临床科研与诊疗 http://m.39.net/news/a_9338673.html
原始佛教拒绝任何绝对形上学,但发展到大乘佛学,绝对、真如法性乃蔚然成为思想的核心,而且得到越来越肯定的描述。
导致这种思想转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奥义书传统长期渗透。
我们看到,一方面,般若学通过否定经验存在以诠显绝对的思路与奥义书是完全一致的;大乘以“如幻性空”理解名色世界,但“如幻”论就源自奥义书的幻化论;大乘把无明、虚妄分别、戏论当作名色世界根源,也是沿袭奥义书的现存说法。
另一方面大乘对绝对(诸法空性)的描述,如非有非无、平等、无分别、不二等,无不是奥义书用以描述无德梵的。它在这里对奥义书的沿袭是勿庸置疑的。
最后,大乘以二谛论整合经验与绝对也以奥义书的二智之说为最早的先驱。
总之,般若的形上学与佛教传统有巨大鸿沟,但其基本体系都被打上了奥义书的鲜明烙印。可以肯定它就是在奥义书形上学基础上形成的。
但是它也对奥义书思想作出了重大改造。这在于它一方面完全取消了奥义书形上学的反思性,绝对不再是内在的心灵、精神,而是诸法的空性;另一方面,它克服奥义书形上学对现存实体的执着,将空性真如理解为存在的无住、无得、无依,即绝对自由。
——吴学国:《奥义书思想研究》,第5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