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师的心法第十篇显宗记
2022/9/20 来源:不详显宗记
无念为宗,无作为本;真空为体,妙有为用。夫真空无念,非想念而能知实相。无生岂色心而能见?无念念者,即念真如;无生生者,即生实相。无住而住,常住涅槃;无行而行,即超彼岸。如如不动,动用无穷;念念无求,求本无念。菩提无得,净五眼而了三身;般若无知,运六通而弘四智。
是知即定无定,即慧无慧,即行无行。性等虚空,体同法界。六度自兹圆满,道品于是无亏。是知我法体空,有无双泯,心本无作,道常无念。无念无思,无求无得,不彼不此,不去不来。体悟三明,心通八解;功成十力,富有七珍。入不二门,获一乘理。妙中之妙,即妙法身;天中之天,乃金刚慧。湛然常寂,应用无方。用而常空,空而常用。用而不有,即是真空,空而不无,便成妙有。妙有即摩诃般若,真空即清净涅槃。般若是涅槃之因,涅槃是般若之果。般若无见,能见涅槃。涅槃无生,能生般若。涅槃般若,名异体同。随义立名,故云法无定相。
涅槃能生般若,即名真佛法身;般若能建涅槃,故号如来知见。知即知心空寂,见即见性无生。知见分明,不一不异,故能动寂常妙,理事皆如如。即处处能通达,即理事无碍。六根不染即定慧之功,六识不生即如如之力。心如境谢,境灭心空;心境双亡,体用不异。真如性净,慧鉴无穷。如水分千月,能见闻觉知。见闻觉知,而常空寂。空即无相,寂即无生。不被善恶所拘,不被静乱所摄。不厌生死,不乐涅槃。无不能无,有不能有。行住坐卧,心不动摇,一切时中,获无所得。三世诸佛,教旨如斯,即菩萨慈悲,递相传受。自世尊灭后,西天二十八祖,共传无住之心,同说如来知见。至于达磨,届此为初,递代相承,于今不绝。所传秘教,要藉得人,如王髻珠,终不妄与。福德智慧,二种庄严,行解相应,方能建立。衣为法信,法为衣宗。唯指衣法相传,更无别法。内传心印,印契本心;外传袈裟,将表宗旨。非衣不传于法,非法不传于衣。衣是法信之衣,法是无生之法。无生即无虚妄,乃是空寂之心;知空而了法身,了法身而真解脱。
著者略传
菏泽神会(公元-年),唐代禅僧,荷泽宗祖师。俗姓高,襄阳(今属湖北)人。少学五经,又好老庄。后览《后汉书》,知浮屠之说,遂留意于佛教,鄙弃仕途。初投国昌寺,从颢元法师剃度出家。又随神秀在荆州学习三年。后闻韶州(今广东韶关)曹溪慧能禅师盛扬弘忍禅法,乃至曹溪随侍慧能左右多年,尽得顿悟之教。开元八年(年)玄宗敕住南阳龙兴寺。十八年,至洛阳大弘慧能学说。后到滑台(今河南滑县东)大云寺同北宗崇远禅师进行辩论,抨击北宗“师承是傍,法门是渐”,而称自己为“师承是正,法门是顿”。辩论记录由当地的独孤沛整理成《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从此南方慧能一系被称为“顿宗”,北方神秀一系被称为“渐教”。
天宝四年(年)重返洛阳,弘传顿悟之说。著《显宗记》,定南北顿渐两门,即以南能为顿宗,北秀为渐教,“南顿北渐”之名由是而起,于是南宗日盛而北宗大衰。后因被诬在洛阳聚众滋事,图谋不轨,被逼出京。安史之乱时,神会应朝廷之请,设坛度僧收“香水钱”以供军饷,有功于皇室,终于恢复了在佛教中的地位。乱平后,唐肃宗诏入内道场,备受崇敬;又造荷泽寺供其居住,世称“荷泽大师”。
消灾祈福等佛事
可拨打客堂电话咨询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