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吾生之须臾来自千年前的叹息,临

2025/6/19 来源:不详

因为临赵子昂《赤壁赋》之书,才识《赤壁赋》之文,此赋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苏轼苏东坡,而其中最有感触的,却是文中那位没有留下名字的“客”所说的话,当苏子正襟危坐问“客”,为何他的箫声如此悲怨时,客先是缅怀三国时的曹操和周郎,遥想当年那场干里旌旗蔽空的赤壁之战,并发出“固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哉”之叹,再厉害的人物又如何,最后也不过是过眼浮云,成为遥远的历史,感概“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叟,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敖游,抱明月而长终,但他知道这都是不可能做到的,人最终还是难免一死,所以才借箫声一诉内心的悲伤。

这位“客”,他是在感慨人生的短暂,以及人的渺小,这是与看上去永恒无穷的江月相比较得出的结果,与它们相比,人短短几十年春秋,跟一瞬间又有什么区别呢?与它们的宏大相比,人与蜉蝣又有什么区别呢?

然而古人知识还是有限,他们并不知道,别说江与月,就算脚下的大地,天上的太阳,乃至那片浩瀚银河,它们也是会有消失的那一天的。

有始,便必然有终。

与无始无终,无穷无尽的宇宙相比,它们与一瞬何异?与蜉蝣又何异?

当年苏子缅怀古人,如今我缅怀苏子,而我,也必然会成为古人,只是苏子是丰碑,可千年不朽,而我辈区区凡人,庸碌一世,有如雪泥鸿爪,须臾便会泯于史河,红尘再不知有过我也。

以上原版,以下美颜版

欢迎指正,明天计划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99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