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教育唯有做到这2个字,才能度一切苦厄
2025/1/23 来源:不详佛学院四大宗旨,其中一项即“以教育培养人才”。从古至今有很多著名教育家,如中国的孔子、希腊的苏格拉底、美国的海伦凯勒…等,尤其佛陀的教育,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佛教自古以来,有许多高僧大德,常以各种不同方式来教化众生,培育人才!如“大悲为首”的法师,除修道精进感召天龙八部前来护法外,其生性悲悯,慈悲为怀的精神,更让人感动。
法师最令入赞叹与感动的,是在于其对僧俗病患日夜无怨无悔的悉心照护,直到病者痊愈为止。佛陀有云:“看病为第一福田。”看病不但是第一福田,也是最大的慈悲。
从古至今,许许多多的医护人员慈悲济世,个个都是菩萨的化身。尤其当遇到各种重大传染病,皆奋不顾身的站在第一线,如最近全球新冠病毒的肆虐,那些投入疫区的医护人员,个个不畏生死,以救人为先,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与感动啊。
佛教的根本精神在于“慈悲”无我,所谓“佛法无量义,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而法师即是最佳典范!法师除了慈悲济世外,其对于钱财的施舍,甚至看到受伤的僧人,还把唯一的驴子让给对方,这不但是慈悲,也是喜舍,更是无我精神的最佳展现。
佛陀的根本教法就2个字“无我”,只有做到“无我”才能没有烦恼,只有做到“无我”才能度一切苦厄,只有“无我”才能度一切众,只有“无我”才能真正做到大慈大悲!像观世音菩萨之所以能够做到大慈大悲,就在于能够“无我”。如《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皆空就是五蕴“无我”,观音菩萨因为能够照见五蕴皆空,因此能够度一切苦厄,包括度自己及一切众生的苦厄。
希望大家都能学习观音菩萨的精神,时时慈悲待人,以法度人,只要众生有需要,我们能力做得到的,都要尽力去帮助众生,或许我们一个因缘,可能就改变他人的一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