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涅槃后的公元1世纪,分四个阶段,形成
2024/8/3 来源:不详在公元1世纪左右,僧团中流行对佛塔的崇拜,这形成了菩萨众,也就是大乘最初的教团。
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根据《大般若经》《维摩诘经》《妙法莲华经》等阐述大乘思想,进行修持,形成中观派和瑜伽行派。
并将坚持先前部派或原始教义一些观念的人,贬称为小乘。
后来,人们只是为了区别不同思想或派别,而使用大乘和小乘的名称,一般不具有褒贬的意义。
第一阶段:公元前1世纪~公元2世纪
最初大乘经出现,主要理论包括:般若类经典、法华类经典、华严类经典以及小品宝积、维摩和净土类经典。
般若类经典是大乘的基础性经典,强调体空思想,表述了大乘的否定形态的思维方式。
法华类经典的最有特色之处是强调了方便的思想,认为对声闻、缘觉和菩萨这三乘的区分只是权宜方便说法,最后要"三乘归一"。
华严类经典论述了菩萨修行的阶段理论,并提出“三界唯心”等思想。
《宝积经》表述了大乘的“菩萨行”“入不二法门”和“中道”思想。
净土类经典则赞颂阿弥陀佛的无量功德及净土佛国。
第二阶段:公元2~3世纪
中观派产生,主要理论包括:中道、缘起性空、八不、二谛、涅槃等。
中观派的中道思想主张对任何事物都不能执着,在否定一个概念的同时也要否定与此概念相反的概念,看问题不能走极端,这一思想最突出地表现在其对“空”"有"概念的解释上。
它认为事物既要讲其“性空”,又要讲其“假有”,两者实际是统一的。
缘起性空论认为事物都是缘起的,作为果的东西以及作为因的东西都是如此,因而万事皆空。
八不指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
二谛是真谛和俗谛。真谛主要指关于性空的观念,俗谛指世间关于事物本相的认识或言语。
第三阶段:公元3~5世纪
续出的大乘经出现,主要理论包括:《大涅槃经》《解深密经》《楞伽经》等。
《大涅槃经》提出了佛身常住、众生皆有佛性的思想,探讨了一阐提成佛的问题。
《解深密经》侧重对心意的分析,认为阿赖耶识是事物的根本,还提出了三相和三无自性的观念。
《楞伽经》表述了“如来藏”“自性清净心”“阿赖耶识”等概念。
第四阶段:公元4~7世纪
瑜伽行派形成和发展,主要理论包括:唯识无境、三性与三无性、四分、五位百法等。
唯识无境是瑜伽行派的基本理论,它认为事物只是识变现的外境,是不实在的。
三性是指: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
三无性是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
四分是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