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十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参悟第四品

2022/5/30 来源:不详

治疗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第四品妙行无住分

?

原文: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笔者译:

"再来,须菩提,圣人在修行佛法时,应该没有什么依靠来进行布施。所谓的没有依靠的布施,就是不要拘泥于声色味和道行的布施。须菩提啊,这就是圣人的布施,不拘泥于事物的法相。为什么呢?因为圣人不拘泥于法相的布施,那么他的功德也就不可度量。"

"须菩提!我的话是什么意思呢?东边的虚空你可以度量吗?"

"不行的,世尊!"

"须菩提!东西南北上下四方的虚空你可以度量吗?"

"不可以的,世尊!"

"须菩提啊,圣人如果不拘泥于法相的布施,那么他的福德也就如同我刚才说的虚空那样不可度量。须菩提啊,想要觉悟菩提心,那就要像我刚才说的那样去修行。"

理解:

这一节佛阐述了自己关于圣人善行的理解,他认为拥有无上正等正觉心的圣人,其善行应该是不拘泥于事物的法相的。也就是说,圣人在行善时应当是旁无杂念,不求回报的。因为一旦行善欲求回报,那就变成了一种无形中的因果,那也就不算是最高的善行了。这正是我们当代社会所要强调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大公无私的价值观。

?第五品如理实见分

?原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笔者译:

"须菩提!我刚刚说的话什么意思?可以凭借我的身相看到如来么?"

"不可以的,世尊。不能从你的身相看到如来。为什么?因为佛所说的如来身相,并非是一种身相。"

佛告诉须菩提说:"所有可以用法相形容的身相,都是虚妄的。如果能够将各种法相理解为非法相,那就相当于得到了无上正等心。"

理解:

在这一节,佛初步阐述了无上正等正觉心的基本概念,那就是一种无法形容和描述的状态,它的存在是客观的,不拘泥于肉体,因此所有人都可以领悟。但前提必须是看破万物,超脱万物。这个概念和儒家的"格物致知"异名而同理,都认为描述世界的真理是客观的和普遍的,不受任何主观意志所转移的。

?第六品正信希有分

?正文: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笔者译:

须菩提对佛说:"世尊!如果芸芸众生中有一人,看到了佛现在所说的道理,他们会相信吗?"佛对须菩提说道:"不要这样说,就算我逝去了五百年。依然会有坚持这样的信念,遵守这样的戒条的修行者,他们从这些道理中得到觉悟,修成正果。你要知道这些领悟无上正等正觉心的修行者并不是从一位佛,两位佛或者三四五位佛那里得到了这样的道理,而是从千千万万已经领悟了无上正等正觉心的人那里悟到了成佛的道理。他们听到了这样的语句,才会在一念之间领悟了真正的道理。"

佛说:"须菩提!我领悟了无上正等正觉心,因此什么都看得到,什么都能感受到。刚才我说的这些人,都有无上无量的福德。为什么?因为他们已经明白了真正的道理不在我人四相之中,他们明白无上正等正觉心不拘泥于法相,但也不是非法相。"

"他们为什么会突然想明白这些呢?"

"因为他们认识到,如果执着于对于如来法相的追寻,那么思想最终还是拘泥在了我人四相之中,不能得佛法。如果他们认为佛法没有法相,那么也就是认为佛法是一种特殊的非法相,也会拘泥在我人四相之中。所以佛法不是法相,也不是非法相。因此,我常常对你们这些弟子们说,你们应该要明白我所说的这些话,就像渡过河过后的木筏,不是什么一成不变的教条。对佛法的法相尚且不能这样固执,更别说是非佛法的法相呢!"

理解:

笔者个人认为,这一节回答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佛法在当时该怎么理解,以后又该如何发展。佛则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了所谓的佛法,他表示佛法是客观的、发展的,不是万古不变的东西,它也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总会有人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修得佛法并发展佛法,也就是说人人都可以参悟无上正等正觉心,从而成为如来佛。笔者个人认为这是佛教几千年来不断流传的原因,因为它总是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这也正是我们当下应该强调的,要用发展和辩证的眼光来看待真理,这样才能不断发展,不断进步。

海龟执事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4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