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行
2022/10/17 来源:不详:
求自利、利他的圆满佛果的众菩萨所行。即六度。
:
修行此六种行为,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以度过到达涅槃安乐彼岸,是万行之总体。
1、布施:能度悭贪;
2、持戒:能度毁犯;
3、忍辱:能度嗔恚;
4、精进:能度懈怠;
5、禅定:能度散乱;
6、般若:能度愚痴。(智慧,分别真理)
前五为福行,第六为智行。
以福行助成智行,依智而行,而断迷惑、证真理,渡生死海。
因为菩萨六度之行的方法,无穷尽无极限的缘故,又称度无极。
:(菩提萨埵)发心求取无上正真之道,修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的圣者。:大乘。:
远离一切的有为造作。也称无为泥洹。
有余涅槃:贪爱等众多烦恼断灭。
生死的因缘与惑业已尽,只是剩余依靠此生身形而存在的苦果。
无余涅槃:进一步断灭依靠此生身形而存在的苦果。
没有剩余,更不会再承受。
无余涅槃的显现,则在命终之时。
:因缘所生的事物,都是有为。世间事物因缘造作,称为有为法。
三种有为法:
1、色法,质碍之法。
2、心法,虑知之法。
3、非色非心法。
这三种都有因缘造作,因此称为有为法。
:本来自然而然存在,而非因缘所生者,称为无为法。:没有因缘造作的真正欢乐。:
1、内色与外色。
内色: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识;
又因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属内身,所以称为内色。
外色: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又因为色.声.香.味.触五尘,属外境,所以称为外色。2、显色与形色。
显色:指青黄赤白、云烟尘雾等,显然可见的。
形色:指长短方圆、粗细高下等,形相可见的。3、净色与不净色。
净色:指清净美妙之色。
此色能生贪欲,损坏道业,因此修道者适宜远离。
不净色:指不净丑恶之色。
此色能生憎恶,障蔽道业,因此修道者适宜远离。
:包括:小乘、中乘、大乘。乘为车乘,用来比喻佛的教法。教法能承载人至于涅槃彼岸。一、小乘/声闻乘:快则三生,慢则六十劫,之间修空法,终于现世听闻如来的音声教导,而悟四谛(苦.集.灭.道)之理,以证阿罗汉者。二、中乘/辟支佛乘:快则四生,慢则百劫,之间修空法,在其最后一生,以证辟支佛果者。三、大乘/菩萨乘:无数劫的时间中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之行,更于百劫之间植三十二相福因,以证无上菩提(成佛)者。:指一切众生都可以成就佛道的教法。
佛所教导的方法,是成佛的唯一教法,此法不分二乘(小乘.大乘)三乘(小乘.中乘.大乘),因此又称为一乘。佛以唯一佛乘的缘故,为众生说法,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小乘、中乘、大乘)。佛乘即是如今所说的经典法理(佛的教导),永远不同于其余各种教导。:指智慧圆满、觉悟圆满、修行圆满者。:
度生死海,到涅槃彼岸。
:(十波罗蜜多/十胜行/十度/十到彼岸)
菩萨到达大涅槃必备的十种胜行。
六波罗蜜加方便、愿、力、智,四波罗蜜。
1.施波罗蜜:
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三种。
2.戒波罗蜜:
持戒而常自省。
3.忍波罗蜜:
忍耐迫害。
4.精进波罗蜜:
精励进修而不懈怠。
5.禅波罗蜜:
摄持内意,使心安定。
6.般若波罗蜜:
开真实之智慧,了知诸法实相。
7.方便波罗蜜:
以种种间接方法,启发其智慧。
8.愿波罗蜜:
常持愿心,并付诸实现。
9.力波罗蜜:
培养实践善行,判别真伪的能力。
10.智波罗蜜:
能了知一切法的智慧。
:
指一切万物真实不变的本性。指遍布于宇宙中真实之本体;是一切万有之根。如来藏中藏恒河沙的佛法,即真如之理体。因此也称为佛法藏。就其是万法体性而言,则为法性;就其体真实常住而言,则为真如;就此真实常住为万法实相而言,则为实相。一切法虽然有其各各不同的之属性,如地有坚性,水有湿性等,然而此各各不同的属性非为实有,而是一一都以空为实体,因此称实性为如;真:真实,不虚妄。如:如常,不变其性。因为如,为诸法的本性,因此又称为法性;而法性为真实究竟之至极边际,因此又称为实际。它们都是诸法实相的别名。诸法虽各有差别,然而理体则平等无异,此诸法的理体平等相同,亦称为如。由此,如也为真理的别名。又因为此理真实,因此称为真如;此理为一,因此称为一如。另外就如之理体而言,因各部经着重不同,因此所立不同,如般若经将如立为空,法华经将如立为中。其他所谓:实性,实谛,一如,如如,一相,无相,法性,法身,法证,法位,涅槃,无为,真如,真理,真谛,真性,真空,佛性,如来藏,佛法藏,法界,自性清净身,一心,不思议界,都是实相的别名。▼▼▼▼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