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禅解第十讲说秘密般若

2022/10/15 来源:不详

德国强力白蚀消能不能治好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40207/4334647.html

摄影:明向

第十讲说秘密般若

年9月21日讲于

河北邢台玉泉禅寺戊子年秋季禅修

《心经》的第一大部分是说“显了般若”。“显”就是明显、开显,用明显的道理解释“般若”的重要,“般若”的功能、功德和力量。“般若”对凡夫、二乘、菩萨,在解决生命问题上都是第一等重要的事情。般若是指导,是眼目,凡夫、二乘、菩萨离开了般若,就等于没有了眼目。

《宗镜录》上讲,六度当中,五度如盲,般若如眼。六度是修菩萨道必须行持的法门。六度如果没有“般若”,其他的五度就都不能成为到彼岸的法门,只有以“般若”为统率,六度齐修,才是到彼岸的法门。

经文的后一部分是说“秘密般若”,用密咒的方式来显示、总结般若的要义。“故知般若波罗蜜多”,由此我们就知道“般若波罗蜜多”是何等的重要。

接下来有四句话,说般若“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以这四句话来总结般若的要义。咒在梵语叫做“陀罗尼”,翻成汉语名曰“总持”,又名“真言”,亦称“咒”。何为“总持”呢?咒语很精简,以少字秘密的方式摄持多义。“总持”者,总一切法,持一切义,故名“总持”。“真言”者,即是佛菩萨真实不虚的语言。中国道教以及古老的民间宗教所采用的祈祷的语言也称为咒。

“般若波罗蜜多”这种引导我们由此岸渡到彼岸的大智慧,就是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这四句话分别代表不同的意思,古今的注解有不同的解释。有的说“是大神咒”者为方便般若,“是大明咒者”为观照般若,“是无上咒者”为实相般若,“是无等等咒”者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方便般若破烦恼,观照般若破无明,实相般若令因行圆满,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令果德圆满。能破无明,超越、突破凡夫的生命境界,超越二乘的生命境界。因行圆满,令菩萨因中修行,速得成就;果德圆满,成就无上佛果。所以这四句话,“是大神咒”总持凡夫的修行法门,凡夫的修行法门就是三科法门;“是大明咒”总持二乘的修行法门,二乘的修行法门是十二因缘和四谛;“是无上咒”是总持菩萨的修行法门,菩萨的修行法门是六波罗蜜;“是无等等咒”者总持佛陀的无上正等正觉,超妙绝伦,无以超越。所以这四句话含摄整个《心经》深奥的道理。正因为这四句话,正因为“般若波罗蜜多”有这样的功能、功德,所以是“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这就和上面“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前后紧密地呼应。

图片:网图,侵删

一部《心经》就是讲的如何灭除众生的烦恼大患,《心经》的这个功能、功德是真实不虚的。“真实不虚”这四个字,每个字都有千斤重,每个字都渗透着佛菩萨的无量悲心。佛菩萨的悲心,是告诉我们凡夫要相信“般若”的功能,要相信佛菩萨走过的路,要相信这条路能除一切苦,没有半点虚假,真实不虚。这“真实不虚”四字,既是我们修学佛法的金科玉律,也是我们做人做事的金科玉律。想一想我们自己,观照一下我们自己的所言所行,有几件事是真实不虚的?这是实实在在的,是不能有半点含糊的。做人要真实不虚,做事也要真实不虚;对待自己要真实不虚,对待他人也要真实不虚。常以此四字为座右铭,即使不能大彻大悟,起码也可以做一个好人,一个守信用、有诚信的人。在我们现在这个诚信危机的时代,真实不虚是何等的重要!我们学《心经》用《心经》,就在这四个字上学,就在这四个字上用;这一辈子抓住这四个字不放,那就不会辜负此生,就不会辜负佛菩萨的苦口婆心,不会辜负我们学佛一场,闻法一场。

接下来就是咒语:“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咒语秘密不翻,照此直念,不要理解它的意思是什么。如果勉强地加以翻译,反而会令极为珍贵、秘密而且内容丰富的陀罗尼局限在某些字面上,深刻的含义体现不出来。对咒语我们不要求其了解,一心一意、深信不疑地持下去,自有受用。

到此为止,以我粗浅的理解讲了《心经》的一点皮毛。可能自己的理解也会有差误,各位可以请一些大德法师对《心经》的注解来阅读,把《心经》的意义弄明白,弄透彻,依而行之,自然“度一切苦厄”,“远离颠倒梦想”。《心经》的功德不可思议。这两年来,我在不同场合讲了几次《心经》,每一次都有一些发挥,这一次讲得比较详细。

今年,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大事很多,好事很多,喜事很多,与此同时,考验也很多,灾难也很多。在这样一个时候,我觉得抓住人心是一个关键。好事从心开始,坏事也还是从心开始,转变我们的心念是转变外在一切不利因素的关键。我们曾经提出过“和谐世界,从心开始”这个观点。有一些人觉得,“唯物”了几十年,怎么一下子回到“唯心”上去了?这种理解应该说很不圆满。世界上没有孤立的事物,世界上一切的事情,从世法上来说都是对待法,都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都是相依相待的。心与物,亦复如是,不会单独地存在一个心,也不会孤立地存在一个物。心与物,在其终点上必须是一个统一体才能够产生作用。心与物统一在什么地方呢?统一在能量上。心有能量,物同样有能量,心、物能量的结合,佛教有时候就用一个“心”字来表现。这个“心”不是一个孤立的精神现象,它是包括物质现象在内的一个综合体。所谓“心不自心,物也不自物”。物由心显,心托物显,彼此相依相待。心与物统一在能量上,这个能量是什么呢?在迷界,即是业识;在悟界,即是法身。

我说今年是一个《心经》年,希望我们参加这次法会的人,每天至少诵三遍《心经》,每天思考《心经》的道理、“般若”的要义,每天持诵《心经》的咒语。希望仗着佛菩萨的加持,国运昌隆,一切灾难得到化解,我们人民大众能够吉祥安乐,福慧增长。(第十讲完成)

净慧长老像

关联阅读:

传印长老为《净慧长老全集》作序

楼宇烈教授为《净慧长老全集》作序

《净慧老和尚画传》合辑

《心经禅解》

编辑说明

《心经禅解》

自序

《心经禅解》

《心经禅解》纲领

《心经禅解》

生活中的智慧—《心经》导读①

《心经禅解》

生活中的智慧—《心经》导读②

《心经禅解》

生活中的智慧—《心经》导读③

《心经禅解》

生活中的智慧—《心经》导读④

《心经禅解》

生活中的智慧—《心经》导读⑤

《心经禅解》

生活中的智慧—《心经》导读⑥

《心经禅解》

生活中的智慧—《心经》导读⑦

《心经禅解》

生活中的智慧—《心经》导读⑧

《心经禅解》

生活中的智慧—《心经》导读⑨

《心经禅解》

第一讲《心经》开题

《心经禅解》

第二讲照见五蕴皆空超越自我

《心经禅解》

第三讲超越自我显现生命的原态

《心经禅解》

第四讲生命与空性没有距离

《心经禅解》

第五讲何为诸法空相

《心经禅解》

第六讲三科法门

《心经禅解》

第七讲十二因缘

《心经禅解》

第八讲知苦断集慕灭修道

《心经禅解》

第九讲无所得

大众认同大众参与

大众成就大众分享

分享结缘,入生活禅

你点的每一个“在看”,都是一次智慧的分享~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净慧长老著作》电子书平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22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