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十五与管东溟佥宪

2022/9/28 来源:不详

北京湿疹医院 http://m.39.net/pf/a_8839620.html
与管东溟佥宪忆昔山楼对坐。每听玄论。是时尚在颛蒙。虽不知维摩室中之秘。盖亦心知其为不思议人也。别来三十余年。谓如食顷。信乎如来出世。始终不出刹那际三昧也。贫道每自克责。徒生斯世。枉入空门。虽有志齐古人。然恨不得古之知识。如临济德山云门诸老。为之师匠模范。即能以般若之火。镕佛性之金。而欲求为真正佛祖面目者。盖亦难矣。是以二十余年。苦切山林。个中未敢轻放一线。种种幻化之缘。举皆空中佛事。亦未肯以空华翳目。此一念孤光。惟有如来神通天眼。尽知尽见者。是可与知己者道耳。顷荷诸佛神力哀怜。而以不思议事摄之。贫道一遭世变。即私自欣。谓铁围重关。非此钳锤。不足以摧碎之也。爰自历难以来。独以金刚正眼视之。从始至今。就中欢喜之心。不减平昔。且日益过之。所以弥感圣慈。深荷佛力。此心又惟佛可知也。贫道常谓。古今异代。圣凡异路。然虽出处不同。事行各别。亦各有其志。莫不因言宣志。即事见心。易演于羑里。骚发于江濆。道德著于出关。南华作于遁世。是虽性情殊途。而志则一致。举皆心假言诠。志藉事表。若夫贫道者。自知习气所钟。钟于忠义。居常私念。丈夫处世。既不能振纲常。尽人伦。所幸身托袈裟。即当为法王忠臣。慈父孝子。所以三十年来。苦切此事。至若千尺寒岩。万年冰雪中。彻骨彻心。[陟*頁]一生九死者。又不止今日事也。所恨历劫习气。欲顿尽于一世。固其所难。要且自知妙悟。万不敢望于古人。而此一念精真。即穷劫不退。此非妄语。痛念生此末法浇漓之世。偶被业风吹扇。好事者。即以法门人数口之。愧理不充。行不备。不足以取信天下后世。复遭此逆缘。类堕俗数。其迹既眇。其心益微。尤难见信于一时。至若生死大事。实在己躬。报佛深恩。宁无有地。闻之人子之事亲也。以不辱其身谓之孝。今贫道断发毁形。既不能为世间孝子。而罹罪辱行。又不足以终出世事业。真僧俗两失之矣。岂不虚此生哉。实欲于九鼎一丝之秋。以程婴公孙杵臼之心。匡持佛祖之命脉。庶不失为法王之忠臣。是故当捶楚之余。掷此瘴疠之地。不敢一息忘于度生之事。一入瘴乡。不数日即以楞伽为佛事。三年之内。手著诸书。在干戈壁垒闲。不敢一息懈怠。所以急欲了此公案者。自念久居塞北。走尽天南。人闲极品炎寒。俱已备历。顾此蕞尔之躯。何当受此烧煮。志有待而形已消。日虽长而生已短。苟不努力强持一息。以法为命。诚恐一旦委填沟壑。即与草木同枯朽矣。况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傥或缘差异路。换面改头。即欲以今日之身。作今日之事。持今日之言。求正今日之知识。岂可复得。是以不知羞惭。亦不计其可否。但任因缘而就。傥一言有契佛祖之心。当知音之赏。则夕死亦足。何暇顾雌黄。审得失。以适众口之辨哉。明公知我者。其不以我妄乎。闻之惟圣人能通天下之志。适众人之情。未闻天下能通圣人之志。众人能适圣人之情者也。但禀于心。不假于外耳。细诵来教。溢美过情。深感护法精心。悲在同体。不敢以世谛量也。即荷尊慈。所以属望于下劣者。正如哑人吃黄柏。难以吐露向人。或于楞伽案头。幸一印正。则千里觌面。夫复何云。第不审未死之年。可能接足承愿。如今日之谈否。来源:网络小编:心善至坚*本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19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