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前世佛缘二纯印真义

2022/8/29 来源:不详

妙善的禅定功夫很深,每次入定时间可达六天之久,这次刚入定不到一个时辰就出定了,她特意穿上袈裟,出了山门到池塘边上的小桥去迎接纯印。

纯印对妙善的迎接不以为怪,莫名其妙地问了一句:“怎么这么快就出定了?”

“知道你们要来。”妙善笑笑。两个人相互打了问讯,像多年不见的老熟人,手拉着手有说有笑进了客堂。

犟牛听不懂她们的对话,只是觉得蹊跷:这个相貌不俗的出家人似乎事先知道妈妈要来,不然为什么两次都迎到门外?

妙善笑容可掬地让纯印坐在八仙桌的上首,自己坐在下方:“醒莲,给客人泡茶!”

随着话音,从外面闪过一个俏丽的身影,像一团轻盈的云朵悄无声息地飘进屋内:“是,师父!”

犟牛觉得眼前一亮,这个叫醒莲的小沙弥年纪不大,骨架轻灵而挺拔,尽管她低垂双目,可浓密的睫毛却遮掩不住两颗紫葡萄一样乌黑闪亮的眸子。

醒莲端过一套紫砂壶放在桌上,刚要往里放茶叶,妙善叫住她:“醒莲,用柜子里的玉石茶具吧!”

“是,师父。”醒莲答应着,心里暗暗嘀咕:师父今天是怎么了?这套玉石茶具师父视若珍宝,在她的印象中,还从来没有给外人用过。

一个通体晶莹洁白的玉茶壶端上来,醒莲娴熟地倒了一杯茶放在纯印面前:“施主,请喝茶。”小沙弥按照平素的习惯称呼。

“不!醒莲,叫师叔。”妙善的语气柔中带刚。

“师叔?”醒莲环顾左右,客堂里加上孩子只有四个人,看来师叔只能是眼前这个女施主了:“师叔你好,弟子有礼了。”醒莲打了问讯。

“师兄,请喝茶。”妙善客气地让道。

“师兄?”这位女施主什么时候成了师父的师兄了?醒莲不由得抬起头,多看了一眼这位师父高看的客人。乍看之下,她不过是一个文文静静、普普通通的中年女人,而细细品味,醒莲感到这位被师父尊为师兄的施主的确与众不同,她有一种特别的气质,在她的举手投足间,蕴含着一种特别淳朴和宁静,那是一种璞玉浑金的淳朴和超拔尘俗的宁静。

“醒莲,别东张西望了,你领着孩子去大殿吃点供果,我和你师叔谈点正经事儿。”妙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含而不露的威严。

醒莲像奉了懿旨一样轻移莲步,款款走到犟牛身边:“小施主,你叫什么名字?”

犟牛瞪着一双黑亮的眸子盯着这个叫醒莲的尼姑,他不知道小施主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该不该回答。

醒莲见犟牛不吭声,改口问道:“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犟牛。”他瓮声瓮气地说。

“犟牛,好奇怪的名字。”醒莲捂着嘴“嗤嗤”地笑了。

妙善无声地微笑着:“这孩子,是个大根器,将来错不了。”

望着醒莲领着犟牛走出客堂,妙善转过头对纯印说:“我叫你师兄,你不介意吧?”

纯印笑了:“怎么会呢,我俩前生不是同床道友吗。”

“师兄,你的名字有什么特殊含义吗?”妙善问道。

“师弟,你说呢?”

“有!我是这样理解的。”妙善沉吟着说,“纯,就是不杂、不染、清净、平等、善良,是无形无相的本性;印,是万法、万相,是道法、佛法,是正确的修行、正确的真理,是有形有相的轨责。”

纯印未置可否地笑笑:“那么,什么事不杂、不染、清净、平等、善良、无形无相的本体呢?什么又是万法万相的道法、佛法、正修、真理,有行有相的轨责呢?”

妙善皱着眉头,沉思不语。

纯印接着说:“师弟,你想想看,什么是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凡不圣、不有不无、不憎不爱、不动不摇、不来不去呢?”

如同一道闪电劈开妙善的记忆之门,脑海中闪过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开悟时所说的一段名言:“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她倏然想起《六祖坛经》的附录中高丽沙门知讷《真心直说》里的一段话:“师兄,你是说‘妙明真心’?”

“是的。”纯印说,“三世菩萨共同修学,学的就是此心;三世诸佛一同体证,证的也是此心;大乘佛教所有诠显,显的就是此心;一切众生颠倒痴迷,迷的也是此心;所有的修行人开悟,悟得还是此心;历代祖师心心相传,传的仍是此心;天下衲僧相互参访,参的就是此心。达此心则头头皆是,物物全彰,迷此心则处处颠倒,念念痴狂。此心是一切众生本有之佛性,也是一切世界生发之根源。”

“师兄,妙明真心是真法之要,大道之源,千圣之母,万法之王啊!我恍惚记得,这妙明真心还有许多不同的称呼?”

“佛教经典浩如烟海,每个典籍将妙明真心分别冠以不同称号:菩萨戒发生万善,称为心地;般若经与觉为体,唤作菩提;华严经交彻融摄,立为法界;金刚经无所从来,号称如来;般若经众圣所归,呼为涅槃;金光明真常不变,名曰如如;净名经报化依止,号称法身;起信论不生不灭,取名真如;涅槃经三身本体,呼为佛性;圆觉经流出功德,名曰总持;了义经破暗独照,故名圆觉、、、、、、所以寿禅师在唯心诀中说:‘一法千名应缘立号,备在众经不能具引。’”

纯印想了想接着说:“至于祖师门下杜绝名言,应感随机,立下许多数不尽的名称,诸如:众生本性,呼为自己;鉴诸有相,名为正眼;虚灵寂照,号称妙心;从来荷负,名曰主人翁;随处生涯,呼为无底钵;韵出今时,唤作没弦琴;照破迷情,唤作无尽灯;根蒂坚牢,名为无根树;截断尘根,呼为吹毛剑;海晏河清,唤作无为国;济益贫穷,号称牟尼珠;关闭六情,名曰无鑐锁;乃至于叫做泥牛、木马、心源、心印、心镜、心月、心珠等等、、、、、、”

妙善痴痴地听完,亲自给纯印又斟上一杯茶:“师兄,《华严经》所说的:‘菩萨住此现前地,复更修习满足不可坏心、决定心、纯善心、甚深心、不退心、广大心、无边心、求智心、、、、、、菩萨发如是大愿已,则得利益心、柔软心、随顺心、寂静心、调伏心、谦下心、润泽心、不动心、不浊心、、、、、、此菩萨于诸众生发十种心:利益心、大悲心、安乐心、安住心、怜悯心、摄受心、守护心、同已心、师心、导师心、、、、、、’师兄,这些都应该属于妙明真心的范畴吧?”

纯印摆摆手:“不仅仅这些心,心可分为善心、恶心、清净心三大类,其中善心和清净心为菩萨的心,自私自利,名闻利养是凡夫心。”

妙善首肯:“师兄,《华严经》所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没有菩提心修行是很危险的。”纯印端起茶杯又放下了:“大抵西方佛国,非悠悠散善所能致、、、、、、若不以生死大事为急,而孜孜为善,所做善事再多再大,皆生死业缘,可得善果而无了道之日。”

妙善出神地听着。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妙善起身把纯印杯中的凉茶倒掉,又斟上一杯热茶:“师兄,《华严经》里说:‘菩提心灯,以大悲为油、大愿为烛、大智为光。’出自哪个典故?”

纯印不假思索地说:“梦里有一位老和尚,曾经提及此事,出自唐朝大居士裴休之口。”

“裴休,是不是那个唐朝的宰相?”

纯印啜了一口茶润润嗓子:“是,别看裴休贵为宰相,却是禅宗的忠实弟子。裴休说菩提心有三种本质:一者大悲心:既悟自心本无生灭;二者大智心:既兴大悲,广学妙法,一一证入;三者大愿心:既欲广度众生,遂兴广大悲智,然心虽本净,久翳尘劳,习性难顿消除,故发度生大愿,备修万行,运行不退,直至菩提。”

“这么说,”妙善沉吟着,“菩提心是三心具备,缺一不可了?”

“是!”纯印干脆地说,“圆满的菩提心必须具足大悲、大智、大愿,缺一不可。有了慈悲的智慧才会温暖,有了愿力的智慧才会广大;有了智慧的慈悲才会长久,有了愿力的慈悲才会真实;有了慈悲的愿力才会深刻,有了智慧的愿力才会清明。”

妙善豁然开朗:“师兄,我明白了:纯印的‘纯’字,就是‘菩提心’,‘印’字,就是万法。纯印二字即是对如来心印的印证、、、、、、”

纯印含笑点头:“世间人有名成而学不成者;有学成而名不成者,可见世间多是名利法,学道之人万万不可被名利所缠缚,‘饥寒由他逼,名利不关身。’”

随即,纯印收敛笑容,郑重地嘱咐妙善:“今日之言,你知我知,万万不可泄露出去,‘纯印’二字,乃如来秘宝,如来心法,机缘不至,不可问世、、、、、、”

妙善会意地点点头。

注:此小节结束,若喜欢,请等待,作者也是按照纯印老人传奇这本书一个一个字打出来的,基本上会一天一篇,如果小节篇幅超长就需要两或者三天,请见谅。

本人非常喜欢这本书,希望有更多的有缘人能结缘此书,此事,书中的一些奥妙因缘分体会、感悟!

抄书的功德回向给自己腹中的宝宝和与我有缘的一切众生,望有缘众生离苦得乐,往生净土!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16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