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写的字,敢挂在墙上看么
2022/8/29 来源:不详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一幅字写得好不好要挂到墙上才知道。”或“写完字挂起来才能知道到底好不好。”于是,我们在每次临习之后把自己的字挂到墙上,才发现坐着看没啥毛病的字怎么一上墙就显得如此别扭?无奈赶紧拿下来,免得被别人看到。那么为什么从桌上挂到墙上能让本来顺眼的字变得不顺眼呢?原因就是:距离。从桌到墙人与纸面的距离变了,角度和感受自然也就变了。说白了,一幅字能不能称得上好,其实就是看它能不能禁得起距离的考验。
考验一:笔画→结构
我们伏案而书的时候离字和帖都比较近,可以看得到更多的细节,所以我们在书写过程中对笔画形态的要求也就更高。往往功夫不到家的初学者就会专注于笔画而忽略了结构,而近距离会把结构的不到位给掩盖过去。但字一上墙,距离拉远,笔画的细节看不到了,结构的不到位却被放大了,所以字也就别扭了。考验二:细节→大局
上面也讲到了细节问题。我们写字时往往细节和大局难以兼顾,字一旦上墙,远观观的是大局,绝非细节。细节固然决定着成败,但在伏案写字的时候过分专注于一点是我们的字上不了墙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在写字时对于字周围空间的关系要做考量,要会协调字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考验三:局部→整体
距离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由局部到整体的变化。坐着的时候因为视野有限,难以把握整体,而字挂到墙上就是对整体气息的考察。所以章法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章法的训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一幅字的整体气息。章法的水平上去了,不论我们写字时是坐着还是站着,字是放在桌上还是挂在墙上都能禁得起考验,成为一幅好作品。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