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宗通卷二12得二转依

2022/6/28 来源:不详

大慧。彼菩萨不久当得生死涅槃平等。大悲巧方便。无开发方便。大慧。彼于一切众生界能悉如幻。不勤因缘。远离内外境界。心外无所见。次第随入无相处。次第随入从地至地三昧境界。解三界如幻。分别观察。当得如幻三昧。度自心现。无所有。得住般若波罗蜜。舍离彼生所作方便。金刚喻三摩提。随入如来身。随入如如化。神通自在慈悲方便。具足庄严。等入一切佛刹外道入处。(魏云。一切众生所乐处)离心意意识。是菩萨渐次转身。得如来身。

  通曰,正修行者,入唯识观,则得二转依。号谓转生死依涅槃,转烦恼依菩提,总之,转识而成智也。故于识境界,无能、所取及生住灭。不久当得生死涅槃平等,由七识灭尽,染净依亡。不见有生死相,不见有涅槃相,所以一切平等。彼自心生起随入分别,不离慈悯,是大悲巧方便。不假功行,是无开发方便。唯大悲巧故,于众生不舍,然视之如幻,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惟无开发故,不勤因缘修证,远离内外境界,心境一如,心外无法,更无所见。前者内外心现,即是妄想因缘,今者内外境离,唯一真心。故妄想因缘灭尽,既无所见,即无所受。次第随入无相处,此即初住破无明,显法性处。次第随入,从地至地三昧境界,此即入行向地,从假入真,证无相三昧,即正受也。

又从八地至十地,出真入假,解三界如幻,以如幻智分别观察,度一切众生,是得如幻三昧,功用繁兴,而寂静自在,乃能度越自心,现无所有境界,不堕偏空,而住般若正智,到彼岸也。前者无所有境界,虽无生住灭,犹是声闻缘觉所共。今者度而越之,并其人空、法空而空之矣。

已得三空,故名般若智。既住般若智,得无生法忍,入等觉位,舍离彼生所作方便,顿断俱生二障种子,如金刚喻定,初地所作方便,二地破之;二地所作方便,三地破之。至金刚后心,所得之定更无能破者,即超入妙觉。故能随入如来广大法身,随入如如妙觉之化,神通而且自在游戏无碍,不徒得其通而已。慈悲方便而且具足庄严,福慧两足,不徒得其慧而已。等入一切佛刹魔刹,无所不可,外道入处即是魔刹,即一切众生所乐处。盖得无分别智,普见色身三昧故也。

《起信论》云「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又云「以有如是大方便智,除灭无明,见本法身,即与真如等遍一切处」,即此旨也。所云离心、意、意识,不但离妄想因缘,除浊边过患;亦乃转识成智,除清边过患。故分别观察得如幻三昧,即转六识为妙观察智。不久当得生死、涅槃平等,即转七识为平等性智。舍离彼生所作方便,即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到自觉圣趣,如随众色摩尼,即转八识为大圆镜智。是菩萨渐次转身得如来身,必自习唯识观始。

大阳明安上堂云。莫行心处路。莫坐无处功。有无二俱离。廓然天地空。

只此四句偈,该括此段要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7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