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业读书会bull悦心摘要
2022/6/8 来源:不详北京治雀斑的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w/210304/8714463.html
善业读书会
悦心摘要
时间:年4月6日
地点:善业文化内部学堂线上
提要:今日线上读书会诵读《心经》、《大学》之后,大家开始热烈讨论,主题[学习《心经》、《大学》之后的感悟],其中精华摘要如下:
读书铭
为学须是先立大本。其初甚约,中间一节甚广大,到末梢又约。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故必先观《论》《孟》《大学》《中庸》,以考圣贤之意;读史,以考存亡治乱之迹;读诸子百家,以见其驳杂之病。其节目自有次序,不可逾越。近日学者多喜从约,而不于博求之。不知不求于博,何以考騐其约!如某人好约,今只做得一僧,了得一身。又有专于博上求之,而不反其约,今日考一制度,明日又考一制度,空于用处作工夫,其病又甚于约而不博者。要之,均是无益。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第十一
读书镜
○蒋先生:读书会的朋友们,我们因为疫情的原因,这两期改在线上,我们在这一段时间又结识了很多的朋友,我们越来越幸福了,因为你的身边又多了很多,可以值得长期交往,甚至可以一生走下去的朋友。感谢有各位朋友,我们在一起生活着,工作着,一起来谱写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之路,祝福大家。
○权玲女士:到了善业文化公司以后,才开始诵读《心经》和《大学》,刚开始真的是一无所知。读起来有很多不认识的字,也不明白意思,感觉枯燥乏味。通过这几个月的诵读,已经非常流畅了,可是里边深奥的道理还不能够完全理解,我想,经典要学以致用。无论干什么事情,一定要专心致志,一心一意。修正自己的心,《大学》读了以后也让我们明理,要运用在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家庭当中,把家庭关系搞好,上敬老下爱小,到了单位和同事、和周围的朋友要相处得像一家人一样,一定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惠梅老师:如何让自己的人生不偏离人的天性,不偏离道法自然,正确地理解天人合一,一个家庭的长辈孩子都要坚守诚意正心,不断地去反省自己,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弘扬和宣传至善至美的思想品德,以敬畏之心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扬善抑恶,让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逐渐地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不断的学习和弘扬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绽放其博大精深的魅力,让每个人通过学习做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并不断地应用在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之中。
○迎春老师:通过读《大学》心情不再浮躁,比较安静,也能做到心安理得了,就是心里比较安静,什么事也能想得通了。我给自己提出要求,以后要多练习《大学》的诵读,多多的体会,让自己能够真正达到更完美的一个境界。
○家玲女士:我虽然《心经》读的比较熟练,但一直都没有读出什么感觉,就是参加读书会以后,每天读《心经》,读《大学》,那可能是量变到质变吧,突然有一天,有了非常深的感悟,泪流满面,泪水哗哗地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就这第一句,把《心经》的内容说完了,随着诵读的继续,知道了,心乃万象之主宰,念头就像奔腾汹涌的黄河一刻也停不下来,显现出世间万象大千世界,万相万法,心净归无。《心经》后面的内容都是对第一句的解释……明白后对一切事情不再去执着。
○家芝女士:我在这一段时间的读书和讲解熏陶中慢慢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内涵,感受到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文章是智慧的结晶。身为中国人是多么的幸福,能更快地接受和领略其内涵。现在越来越爱读古文了!我要加油!
○秀如女士:我刚开始是不会读,现在越读越开心。无挂碍就无有恐怖,心上没有东西,对什么都没有惧怕,没有恐惧。
今天第一次参加线上读书会,有点紧张,怕读不好,这就是心上有了东西,有东西就会有得失,有得失就会有恐惧,就做不到无恐惧。我觉得圣贤经典真是指导我人生的路,这些圣贤书,真是宝贝。
○陈紫女士: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读遍,甚至于0遍也不见得能够真的悟到什么,我们被蒙蔽的太久了,被世俗的东西染污得太多了,如何感知圣贤的真意。
我相信只要我们有一颗真诚恭敬的心,学习我们的圣贤经典,就会有所收获。
○净晖女士:我之前读过一段时间的《大学》,它有具体的方法和步骤,使我们的人性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圣人已经给我们指明了一条修身的道路。内修和外治,要想达到这个外治,一定要先从内修开始,首先要把我们这个心把握好,因为心是一切的根本。
如何调整自己的心,就是需要不断地去学习,学习正确的知识和理论,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开来。提升自己的认知,改正错误的思想观念,从小事做起,知行合一,落到实处。从现在开始,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做好每一件事情,和我们的圣人所说的这个道路,逐渐的去吻合好。
今天的读书会,看到大家敞开心扉,每一个走进读书会的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希望我们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读书会,走进善业,我们共同把中华文化复兴的任务接过来,然后传下去。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