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外在的有相供养虽有功德,但不如
2022/12/9 来源:不详世间有些学习佛法的人,在修行的过程中,不是努力地去践行领悟佛祖所说的无上甚深微妙之法,而是整天去琢磨一些外在的有为有相的法门,比如说以各种各样的香、花、饮食……等等物质对佛祖的供养,希望能够获得各种功德与福报,这种行为,是典型的外在的有为有相的供养,虽然会有一定的功德福报,但却仍是有生有灭的功德,因为它不究竟。
网图想要获得究竟圆满的功德福报,就必须要深入般若波罗蜜多的智慧之中,去找到自己的内在的解脱法性,因为般若为三世诸佛之母,乃是长养功德善根之根本,舍此他求,是舍本逐末,不能获得无上菩提智慧,使我们的本心彻见自性真如。
在《金刚经》第十二品尊重正教分中,佛祖曾经说过般若法宝流通之处,应受一切世间、天人等众,恭敬供养,如佛塔庙,在第十五品中,再次的为众生显露法音流布的殊胜之功德,希望众生中那些受持般若无住的修行之人,能够发起大乘之心、最上乘之心,去持诵、为他人演说《金刚经》中的无上奥义。
但是一般人对此等闲视之,只以外在的有相供养来对待,不知从中寻找到内在的自我解脱法性之门,使人操珠求骊,却入宝山而空手归。
网图“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在那些注重形式的修行人眼里,只要自己对所碰到的一切和佛法修行有关的东西抱以恭敬供养之心去认真对待,应该便可以获得不匪的功德福报,会使自己的修行更上一层楼,但是不是真的能够如愿以偿,他们是不去想的。
但如果真的深入经藏,便会知道这些外在的有相供养虽然是有一些功德福报,但是却不是彻底究竟圆满的,是有限有漏的,不论你的花、香、明灯……等供养物有多少,心中有多虔诚,要想获得内在的解脱法性的殊胜,便必须要去从自我的内心中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否则的话徒劳无益。
网图《金刚经》中解读说:在在处处,若有此经,是说众生在一切时日之中,都要使自己的六根和种种行为都处在法性的三昧之中,若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便是处处有此经了。
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是说未得解脱烦恼的众生都在有为心之中,天为逸乐之心,人为善恶之心,阿修罗为嗔恨之心,只要心中存有有为之心,便不能获得解脱。
所应供养,是说如果没有了上述世间天人阿修罗等众有为之心,使可以称之为供养。
即为是塔,解脱自性,如宝塔之巍巍高显,所以叫做塔。
以诸华香而散其处,是说当以解脱之法性中,去开显知见,广植六度万行,那么法界之性自然便会显露。
网图从这个解读中,可以看到,想要获得功德福报,光是外在的有相供养是不足为道的,受持般若法门,受持《金刚经》,必须要从心地上下功夫,灭绝三界的住著,这样才能获得殊胜的智慧与功德福报,现出自性的那座巍巍高显的塔庙来,无边无量不可思议的功德福报不求而至,得到清净平等的无上菩提智慧圣果。
那些乐著小法而执著于外在有相供养的人,由于受到我人四相的囿见,想要获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的彻见自性清净,恐怕也就是一个梦了,所以有志于佛法修行的人,应该还是要以内在的解脱法性为目标,不知大家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