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部佛教经典电影,看后智慧大增百倍
2022/10/22 来源:不详1
佛教电影:
《达摩祖师传》
改变无数人的一生
经典台词
1.在你眼中所见的都是虚幻的景象,在我看来什么都没有。2.对目前对自己的处境都不把握,将来的事你能肯定吗。3.你们这样杀来杀去有完没完了?化解仇恨唯一的方法,就是用慈悲的心去原谅他人。4.宝珠之光,只照耀他人,不能自照。我认为,世上最宝贵的是智光。5.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2
佛教电影:
《寻找莲花生大士》
解密八个化身之量子能量
部分解读
莲师的这些话,在今天看来,是这样的触目惊心。人类对于大自然疯狂地掠夺,虽形成前所未有的物质繁华,但是道德沦丧,盗乞四起,疾病流行,各种社会问题接连浮现出来。
如果我们再不加以警觉,收敛自己的行为,终有一天会毁于自己的“文明”之中。
3
佛教电影:
《六祖慧能传》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六祖大师的领悟法门
《六祖坛经》10句经典语录
直指人心
1、迷人口说,智者心行。
2、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3、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
4、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5、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6、菩提只向心见,何劳向什求玄?
7、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8、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0、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才人心恶。
4
佛教电影:《心经》
佛教纪实电影
《心经》,意思是度过生死苦海,达到涅槃彼岸的诀要,这个“诀要”,就是“般若”,而此般若,特指洞察万物皆空的一种智慧。般若代表了佛法的根本精神,被视为佛教的法印。通过《心经》,人们可以把握佛法的精髓,领悟般若智慧,解脱烦恼和痛苦,达到永恒安定的彼岸。5
佛教电影:
《智者大师》纪录片
深入智者大师的修行世界
《智者大师》做人语录
真正的智者,做人的最高境界
1.守拙的才智:心头洞明,外表模糊做人的最高境地,即是抱朴守拙。这种人不张扬,不略胜一筹,和蔼可亲,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期待,社会是很实际的。2.口讷的才智:不逞利口,不管人短以说话遭祸者,不在少数。3.隐忍的才智:知雄守雌,以退为进真正的英豪,是那些能伸能屈之人。没有谁一辈子都是顺顺利利的,在失落时的隐忍,是知雄守雌,以退为进。4.容纳的才智:以和为贵,宽恕大度模糊是一种饭量,是眼里揉得进沙子,是以和为贵的宽恕大度。5.做人的才智:外表愚拙,内心精明人至察则无徒,所以人不能太精明、太计较,平常模糊一点,给人留有余地,方是共赢之路。6.生计的才智:灵活应变,从容慎重一个人去访问禅师。禅院的门很矮,他没注意,成果碰到了头,禅师对他说,要想不碰到头,就要学会低头。待人接物也是如此。6
佛教电影:《地藏王》
大愿地藏王菩萨的故事
《地藏王》是年上映的中国大陆神话电影,由梁哲夫执导,唐威主演。《地藏王》讲述了正逢天魔外道大肆猖獗,此时惟赖地藏菩萨降服群魔开辟正道。地藏菩萨降迹于新罗国皇家,姓金名乔觉,自幼颖悟然,潜修佛经,臂力惊人,深受父皇宠爱,一日目睹杀戮囚犯于残酷,急进谏谓:严刑峻法不足治理民心,惟独佛法博大,始可教化众生,父皇恕斥。7
佛教电影:《一轮明月》
“一念放下,万般从容”
弘一法师的传奇一生
弘一法师弘一法师,原名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8
佛教电影:《觉海慈航》
一位老居士往生的修行故事
这是一部生与死的对话。张局长终于有一天结束了他一生的荣耀。在死亡面前,感叹无常的倥偬,留下了耐人寻味的遗言。而伴随他一生的李老太也是风烛残年,多病缠身,懵懵懂懂一辈子的李老太送走了老伴,陷入了生死的思考中。一次偶然的机缘,李老太学了佛,在佛法的启迪下,李老太终于认识到生死轮回的道理,在佛号声中安然往生。9
首部佛教经教电影:《首楞严演义》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真人演绎的方式,将佛经拍成电影。
本片以佛教著名经典《楞严经》为题材,带领观众回归佛陀住世的古印度,看一看饱含浪漫的宗教情怀。
这部影片的上映,堪称佛教文化传播史上的盛事,也堪为佛教艺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首楞严演义》上集
《首楞严演义》下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