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铜书金刚经惊现淄川龙泉圈子村

2022/10/20 来源:不详

(本文作者刘永春)

近期,坐落于淄川龙泉镇圈子村的国家二级博物馆——三顺民俗陶瓷博物馆,馆长高顺传、孙守丽夫妇向笔者展示罕见的馆内藏品《金刚经》铜书。《金刚经》铜书高20厘米、宽13厘米,共14页,封面、封底各印有千手观音图案,文字全部用秦代篆书铸印而成。这部《金刚经》铜书,据专家鉴定系唐代所制。

金刚经全称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属佛教的经典,在中国翻译流传的有数千卷之多,且流通最广、注疏最丰富者。“金刚”是喻,指印度的金刚石(即钻石)。它最光明,最坚硬,也最珍贵。它能破坏一切,而不被一切所坏,所以他最坚最利,而没有能破。固佛教用金刚石作为譬喻来形容般若。金刚是贵重的宝物,以譬喻实相般若是诸法中尊。它坚固不为一切所坏,来譬喻观照般若不被一切碍见所侵犯。金刚能裁玻璃,作用猛利,来譬喻文字般若能断众生种种疑惑。

而青铜书是一种商代后期书籍,为中国古代书籍的原始形态之一。起源于商代后期,一直沿用到前汉。泛指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器皿上,内容为记事性的材料。有资料称,历史上确实存在铜制作的印版,只不过它们是用来印刷纸钞、盐引和器具。最重要的是,那时候登记户口和赋税的籍册被民间称为“铜版册”。因此,“铜版”逐渐成为严格标准的代名词。再加上,作为国家出版机构的国子监需要向社会提供经典书籍的准确无误的文本。久而久之,就有了古代国子监是用铜版来印刷书籍的传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22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