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四句精华品读心经
2025/7/2 来源:不详《心经》全文字,但却是字字珠玑,是一部几乎家家念诵,众人皆知的佛经,可以说是佛家“风行天下”的一部经文。虽然言简意赅,但意义却广博而深远。本文,精选经文四章四句,供大家品读。
1、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以自己的内心来观照身心世界,一切都不再挂念,一切都已安然,破除一切执着,对一切的外部环境都能随意而自在。通过修行深造,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达到智慧的彼岸;以智慧体察一切事物皆是因缘和合的关系,即物质和精神的五种聚集:色(肉体或物质)、受(感受)、想(想象)、行(意志和心的作用)、识(识知);若能照见五蕴皆空,就能到达智慧彼岸,可度一切烦恼生死之苦。
2、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世间所存在的一切物质本来就是与空不是一样的,作为存在于身上的受、想、行、识之底蕴的空也与任何物质形式没有什么不同。那么,物质的本体就是空,空的现象是物质。人的受、想、行、识是这种“色”与“空”的统一。这句话的主要讲的意思就是“五蕴皆空”,不论物质现象(色)还是精神现象(受、想、行、识)都是因缘分所聚,没有固定不变的道理,若是以其真实为依据,则需要将“虚妄”进行区别,所以说色的本质是空。
3、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这里所说的“诸法”指的是万法的意思,也就是我们当前所讲的“存在”、“现象”等意思。“空相”是指诸法皆空的相状,或者解释为真空的体相,因缘生法,没有自性。五蕴等诸法也是一样,是因缘而起的一种现象。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在讲一切事物都是一种“空”的状态:即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为什么?因为在空性中,是不存在生、灭、垢、净、增和减的。一旦人悟透了这种空性,内心里就没有“生、灭、垢、净、增、减”的概念,自然就会达到没有妄想和我执的智慧。
4、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香、味、声、触、法;无眼界,乃至于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于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眼、耳、鼻、舌、身、意”称之为人的五根,分别代表了视觉器官、听觉器官、嗅觉器官、味觉器官、触觉器官和思维器官;“色、香、味、声、触、法”成之为六尘,分别代表见到的一切现象、嗅到的一切对象、品尝到的一切对象、听到的一切对象、触觉到的一切对象。六根和六尘的相互作用,使人生出了很多虚妄的分别,造成种种业因,感受种种果报。
从本质上说,这个空并没有物质之色,也没有感受、想像、意志和意识之分;没有作为认知活动依据的眼耳鼻舌身意的官能,也不存在六种认识器官的对像色香味声触法,也没有能见之眼根,乃至于没有别尘之意根;也没用作为认知所有的六种意识。没有无明,也没有灭尽的无明,甚至没有老死,没有灭尽的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