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的忿怒相马头明王舒放的后

2024/8/20 来源:不详

在早期的佛教壁画和其他绘制的观世音菩萨像中,菩萨的头顶会有一个或一对马驹形象。将动物形象置于菩萨上方,这不是对菩萨的不敬吗?实则不然,这有其历史渊源。

早在佛教尚未产生的公元前7世纪,印度婆罗门教的经典里就记载有象征慈悲的善神,是一对孪生小马驹,名为“双马神童”。这一善神天性慈悲,神通广大,具有能使盲人复明,不孕者生子,公牛产奶,朽木开花等种种不可思议的神力(不难看出,在民间观世音菩萨信仰中,两者的神通如出一辙),这一善神同时也被印度教所吸收。公元前5世纪,佛陀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后,婆罗门教的善神“双马神童”也被佛教吸收接纳,成了象征慈善和愿力的菩萨,称为“马头观世音”,其形象依旧延续了婆罗门教的小马驹(一个或一对),这便是佛教最早的观世音菩萨形象。

随着佛教理论体系的日臻完善,观世音菩萨亦变为威武伟丈夫形象。因为根据佛经,菩萨皆为善男子出家。如《悲华经》记载,观世音是转轮圣王无净念的太子,名不拘。他立下宏愿,生大悲心,断绝众生诸苦及烦恼,使众生常住安乐,故名“观世音”。从此,观世音菩萨像开始有了演变,即在马驹之下增加了出家比丘形象,用来表示菩萨为善男子出家。究竟何时开始,观世音菩萨的形象中不再出现马驹,未见确切记载。

观世音,是汉语意译,从字面上说就是“观察苦恼众生的音声,而循声前往解救。”也翻译为观自在。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首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所谓观自在,意为“观照万法而任运自在”,观世音菩萨有般若智慧,洞彻世间“五蕴皆空”的真实相,而能达到“观自在”境界,故名。在唐朝,为了避太宗李世民的名讳,而改称观音菩萨。

按照佛教的说法,以上种种解释都不是究竟意义上的观世音菩萨含义,这个问题可以忽略。需要说明的是菩萨皆有亿万种化身,可男可女。观世音菩萨以方便度化女众弟子起见,化身为女身,这和我国汉地广为流传的民间观音菩萨信仰不同。在我国汉地,观音菩萨为妙善三公主。这是佛教民间化和汉地化的产物。

除了单一形象之外,观世音菩萨的造型常见的还有十一面观世音、四臂观世音,千手千眼观世音等。而在藏传佛教中,菩萨有一种特殊的变身,称之为明王。

明王是密宗里诸佛及菩萨的一种变身,是为教化众生中特别贪愚者而显化的忿怒威猛相。这一理论并不为汉传佛教排斥,但在汉地明王造型的佛像比较少见。明王之“明”有光明的意思。菩萨为什么要呈现忿怒相呢?

这和我们世俗生活中父母或尊长在我们顽皮时,因“怒其不争”而正色教诲的道理是一样的。佛教有“三毒”之说,指贪、瞋、痴。菩萨化现明王相,正是要以忿怒威猛身形降伏众生因无明而引起的贪、瞋、痴等魔障。明王令人望而生畏的形象,对于沉溺三毒中的众生即如当头棒喝,能令其猛醒,明王独特的法力就在于此。

还有一种情况,当菩萨为了降服外道(外魔)时,同样需要以忿怒相令其心生敬畏,从而放弃邪说,信服佛教,并成为佛教的护法。

庞大的护法神体系,也是藏传佛教的特色之一。汉传佛教也有护法,如韦陀菩萨,但这在含义上和藏传佛教不同。藏传佛教的护法神有相当一部分为动物(外魔)造型,这是因为该护法神原非佛教内部神祗,被降服后,用其神力护卫佛法,所以还是以原本面目示人。由于明王造型和护法神有类似的地方,两者容易被混淆。但明王只是菩萨的一种变身,依旧是本尊,而非护法。

观世音菩萨所呈现的忿怒相,叫马头明王。又称马头观音、马头金刚。戴马头饰物,肤色为赤肉色,牙外露,背后饰威猛火焰,拥明妃多罗菩萨(度母)。

从马头明王的形象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观世音菩萨从“双马神童”演化的痕迹。按密宗的理论,诸佛有三种身:自性身、正法身、教令身。根据这一理论,观世音菩萨的正法身,均为慈眉善目,舍弃了“双马神童”这一起源形象,而在教令身(即明王)中沿袭了原有的马驹形象并加以变通,也可看作是某种溯本求源的方式。

从理论而言,诸大菩萨均有相对应的明王。但明王的名称和数目因所据佛经版本不同,以及对梵文佛典翻译的不同而略有差异。通常有“十大明王”和“八大明王”之说。除了观世音菩萨的变身“马头明王”之外,我们比较熟悉的文殊菩萨,忿怒相称为“大威德金刚”,亦称为“牛头明王”。呈现拥妃形象时,明妃为金刚亥母。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76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