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照解读六祖坛经什么是般若什么是

2023/11/16 来源:不详

年~年间,时照禅师以她的亲身经历对《六祖坛经》做了独特的诠释。让我们跟随时照禅师,走进六祖的世界。

这里有两个名词需要给大家解释一下。

一、般若

“般若”是梵文的音译。在佛教里面,“般若”通常翻译为“智慧”。

在真正的修行人眼里,从自性流露出来的万法,方便讲叫智慧。

就是说,面对生活中或大或小的事情,能从自性里面生出相应的方法,这个时候就叫智慧。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描述的就是智慧流露的状态。

现在大家应该知道,智慧是人的大脑解析信息的某种状态。

二、偈(jì)

“偈”也是梵文的音译。一般四句有韵的文辞为一偈。无论多么深、多么广的寓意,都会把它归纳成四句话表达出来。

“偈”通常是修行者用来阐述对佛性的理解,也是对自己修证境界的表达。

佛偈是圆满的境界。

“偈”有开悟偈、法华偈和证道偈等很多种类型。

我们现在就看看五祖是怎么验证接班人的。

有一天五祖把所有的弟子都招到大堂,然后说: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自性通达、了脱生死、超凡入圣和了悟宇宙人生要妙。但你们终日只求世间狭隘的福报,不求解脱生死轮回、不生不灭的方法。这种修行看似荣光,但却没有出头之日,最终,你们还是会在轮回里面轮转。

如若迷失了自己的本性,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就不能觉悟宇宙存在的根本。觉悟不了自身存在的根本,当我们被生死轮回的时候,即使有再多的钱,再多的财富,能带走吗?不能!钱财救不了我们!

当无常来临,生死轮转的时候,我们纵然有万两黄金,也带不走纤毫;纵然有恒河沙般的财富,也买不来通观三世,通达世出世间之法的智慧。

所以,你们现在各自反观自心,用自性,就是自己本性的般若(就是智慧)各作一偈,呈现给我。

谁觉悟了如来的本意,我即传衣法,此人即为第六代祖师。云云。

五祖明确了传法的要旨之后,又对弟子们说:

快去依自性慧海作偈,不要猜来猜去的,多思多想反而与本性相违。见到本性的人,出口即能认识本心和显现出本性。若是这样人,即使抡刀上阵,亦不会失去本性。

这句话很关键。

意思是,明心见性的人时刻不离本性,若你明白,当下就明白了,若你不明白,怎么想也还是不明白。

大家接着看众人得到了五祖的指令以后都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经典解读启幽发微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67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