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杜三鑫笔凿书画蕴山川

2023/7/26 来源:不详

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华夏经纬网3月3日讯: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书法家的水墨线条,篆刻家的水墨构图,其风格与潜质往往特出于一般水墨画家之外。

将印石的凿刻感带入书法与绘画的笔意中,创造一种物象苍浑而内里精微的艺术风格,可谓破古开今的大胆尝试。杜三鑫,正是这位天才而独特的艺术家。

《卧游11-13》,杜三鑫,×48cm×3,水墨纸本,年。照片提供长歌艺术传播

过去以篆刻与书法闻名两岸艺坛的杜三鑫,出人意料地将于近期发表一系列水墨画创作,并选在当代艺术蓬勃发展的上海与台北,巡回举办书画印创作个展。首波与世人正式见面的水墨画创作,其实是艺术家累积、沉潜十余年,厚积薄发的倾心之作。

“不迷颠倒回环,自然游戏三昧。”杜三鑫吟出这句〈画山水诀〉里的画论,作为他山水画创作的最佳诠释。山是意象之山、想象之山,更是他“卧以游之”的精神空间,空间的颠倒回环任凭画家演绎,但需要清晰的理路才能不迷失,如此方能游戏笔墨之间。游戏是一种无心、无执着的沉浸与玩味,正因为无心,所以任运自在、挥洒自如,浑然忘机却妙得机趣。

墨色幽光蕴含抽象韵律

第一眼初看,杜三鑫的山水画得很满、很黑。而细看,他以干墨自然的浓淡变化创造轮廓与肌理,并展现如草书点啄、金石斧凿般的独特墨趣。从浓墨到淡墨、从有墨到无墨,墨干笔渴到达极致后重又沾墨,如此周而复始、任笔自然、绵绵密密、洒洒落落,蕴含一种不加意念的自然意念。

《笔凿33-35》,杜三鑫,×48.5cm×3,现代书艺,-年。照片提供长歌艺术传播

极黑的画面似乎带着对传统水墨的叛逆性,但又不尽然,墨点自然变化中留出的白,巧妙地形塑山的轮廓、云的质地、瀑布的飞白,便是活用文人画的“虚实相生”与书法的“计白以当黑”;并且,由于肌理的变化幽微,每一处轮廓都彷如山谷深处散发出来的微光,画面整体虽强烈,内里却蕴藏极为含蓄的诗意。

杜三鑫的现代书法也表现同样的意趣,藉由干墨的点啄与浓淡变化,跃动出满纸生风的韵律,与其说它是书法,不如说是藉书法元素堆栈的当代视觉创作。书法的文义内容已退居其次,“书画同源”的文人美学精髓在他所追求的视觉性与抽象性方向上,得到更深刻的发挥。

转换古与今融通书画印

杜三鑫是一位创作、理论与实务兼擅的艺术家,早年自日本筑波大学书法研究所毕业后,曾任职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多年,深入参与明末清初各大书画家作品的典藏、展示与研究工作,也因此,龚贤、戴本孝、八大山人等都对他的创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最初促使他从书法、篆刻跨至山水画创作的,却是前辈画家张光宾先生,光老一句「写书法的人画山水没问题」使他一脚踏进山水世界。

《艁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杜三鑫,篆刻,年。照片提供长歌艺术传播

书法的干墨渴笔与飞白意趣、篆刻的斧凿痕迹与切线构图、相互生发与层层推进的画面空间、乃至于多幅画作自由并置的“错位”山水,皆令人耳目一新而又玩味不已。杜三鑫以游戏三昧的心情,转换古今,融通书画印,在深厚的传统美学土壤中开出奇特的当代水墨之花!(高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57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