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藏品遇见宋明清,一览中国古代书

2023/7/23 来源:不详

脚上白癜风 http://m.39.net/news/a_5281423.html

中国古代书画,是国家博物馆最新推出的专题展览,本展为常设展,共展出52件馆藏书画作品,以时间为主线分为宋元、明代、清代三个单元,呈现宋元以降中国古代书画的发展脉络。同时展出的还有一批文房用具,介绍其与书画创作的密切关联。

展览第一部分为宋元时期的绘画与书法,共展出6件作品:宋人《辋川图卷》、宋人《果熟来禽图团扇面》、任仁发《饮饲图卷》、宋高宗赵构《草书七言绝句团扇面》、文天祥《草书谢昌元座右辞卷》、赵孟《行书致张景亮信札册》。

山水画在宋代发展到成熟阶段。杰出的画家,卓越的作品,层出不穷。山水画论的丰富性和它的深刻性更是宋代的文化标志。在追求师法造化的同时,更多地强调中得心源。帖学盛行的宋代,也形成了以行草书为基本特征的帖学,并且在宋代书法中占据主导地位。宋代是一个文化杰出发展的时代,有着一大批在历史上熠熠生辉的文人学士,他们的存在使得宋代人在文学、绘画上均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展览第二部分为明代的绘画与书法,共展出16件作品,亮点包括吕纪《蕉岩鹤立图轴》、文徵明《真赏斋图卷》和《行书〈乙卯元旦〉诗扇面》、董其昌《北固山图卷》和《行书李颀诗卷》、徐渭《杂画卷》、祝允明《草书七绝三首卷》等。

明代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页。尤其是吴门书派与吴门四家的作用,影响了明代的历史地位。书法艺术随着汉字的发展不断推移,由点画、结构、体势、风格、神采的争奇斗艳,繁衍出新,可谓星河烂漫。发展至明代,书法家们对拟古风气的有力批判、对优良传统的可贵继承以及对新奇书风的艰苦探索和艺术天趣的强烈追求,使明代书法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展览第三部分为清代的绘画与书法,共展出30件作品,重点展品包括石涛《仿古山水轴》、朱耷《游鱼图轴》、吴昌硕《玉堂风格图》、金农《隶书周日章传轴》,以及康熙和乾隆皇帝亲手抄录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

清代初期朝廷重视书法,大力兴办官方教育机构,要求书法端楷有体,这一时期的宫廷书法占据重要位置。清代绘画是清代美学思想的载体之一,更是窥见清代审美意识的重要媒介。清代是古代画论数量最多的朝代,这些画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清代的学术风气影响,是清代画学思想中艺术与学术的相互融合与借鉴。

我国古代书画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文化内涵,对古代书画进行审美不仅仅是了解古代书画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能够反映出审美经验的层次与形态。具有东方艺术之美,寄寓着中华民族独特审美取向与情感的中国古代书法与绘画作品是华夏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56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