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浅释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
2023/6/16 来源:不详今天接着昨天的经文继续讲解:经文。
就是指释之词,行布施时不住于一切法。即不住于六尘。这六根、六尘、六识,就是三界以内的叫十八界的法。此单说六尘,就包括了六根、六识。为什么要说六尘呢?这是讲你所布施的东西。布施就是财物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用钱财布施这属于色尘,法布施属于色、声、香、味、触、法的法尘。众生遭了灾难你去救,是无畏施,但还是不能离开这六尘。无论你行财施、法施或无畏施,都离不开六尘的境界。你要行布施,你要不著相即不住六尘的境界,也就是不住一切法,一切法包括世间法和出世间法。这六尘的境界是世间法;出世间法,你如果执著还是法尘,还是没有离开六尘境界,所以说要远离六尘而行布施,这样你对一切法就不会执著了。
大乘菩萨他要去弘扬大乘佛法,要弘扬六度法门,由六度开为万行叫六度万行。这怎么只讲行布施呢?六度只讲一度呢?这个要照弥勒菩萨的偈颂来解释。弥勒菩萨的偈颂,你一看就知道。布施一度包括六度,六度包括万行,万种行门合起来就是六度,六度再合起来就来一个布施度。弥勒菩萨的偈子上讲:,布施一度可分为三种布施,第一,资生布施,资就是资养生命,就是。用财布施干什么?资养众生的生命故。第二,众生遭了灾难,你去救苦救难,这叫。第三,众生不了解佛法,你讲佛法给他听,这叫。
,梵语叫檀那,中国话叫,它的义理摄于六度,叫。
。即这三种布施,一摄一、二摄二、三摄三。摄什么呢?摄六度。
第一资生布施就是财布施,财布施就叫摄布施度。第二无畏布施、摄持戒度、忍辱度。持戒、忍辱怎么能算是无畏施呢?者,杀、盗、淫、妄,都要戒掉,这是四根本戒,若不持戒,你去做这四种法都是害众生的。杀是杀害众生的生命,盗是偷盗众生的财物,淫是邪淫众生即邪淫男女。妄语是欺骗众生,这都是害众生的,众生看见你就害怕,生了畏惧心。所以要行菩萨道,要先持四根本戒,一持戒,众生见了你无所畏惧,这个无所畏惧就是你所布施给他的,所以说持戒就是无畏施。者,众生骂我,我不回口,众生打我,我不还手,甚至于丧失生命,我也不报复,这样众生见了我不害怕,不畏惧,这忍辱就是能令众生不生畏惧,所以无畏施即摄持戒和忍辱两度。第三法布施,包括三个度即摄精进,禅定,般若。你要行法布施,须勇猛精进。懈怠放逸的人,不能当法师。没有禅定功夫的人,不能当法师。没有般若智慧的人,不能当法师。所以你天天讲经给众生听,你一定要有精进度,禅定度,般若度。因此第三个法布施摄三个度。总结就是一摄一,二摄二,三摄三,这三个布施摄六度,六度广开就是万种行门,万种行门合起布施。所以佛说:不住一切法而行布施。也就是说,不住于一切法而行六度,而行万行,六度万行都在这布施里面。就是指示我们,不要住色布施,不要住六尘,不著六尘也就是不要著六根,六识的相,十八界的相都不要著。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