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宗教神秘主义说到瑜伽

2023/6/10 来源:不详

说瑜伽先得说佛教。

宗教具有完整的神秘主义系统。这个系统包括神秘的宗教始祖,神秘的教理教义,神秘的宗教仪式和修行方法。“天主”耶稣、真主默罕穆德、佛祖如来、道祖太上老君等,均有神秘的身世。

以佛教为例,释迦牟尼原本是凡人,只因目睹了世间生老病死等各种苦难,才毅然出家。他先到深山修苦行,后来在菩提树下冥坐沉思49天,终于悟出了真理。真理是什么?就是那个神秘的教理,即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一旦这些条件发生了变化或不存在,该事也就不复存在。因此,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而起的假象、幻影,都无自性,都是空的。既然如此,人们对于一切事物就不应该刻意追求。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就是教义,佛教叫佛法。

瑜伽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尽除烦恼,终成正果,自此收徒传法,成佛教。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魏晋时,与玄学的玄理相迎合而发展。当时译出的佛教经典《般若经》,认为现象世界是因缘和合,空而不实的,只有通过般若(即智慧)对世俗认识的否定,才能觉悟和解脱。般若学认为一切皆空,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性空、法空等等,空空如也,神秘莫测。

佛教非常重视修养,其方法和途径是定和慧。定即止,是禅定,是思维的修习。慧即观,是学习佛教义理,培养佛教智慧的工作。止,定、可消除烦恼,观慧,能断除妄惑,定慧双修,然后成佛。

佛教派别很多,《般若经》的空空教义和定慧双修论是大乘佛教的教理。大乘佛教中又有瑜伽宗,唐玄奘翻译传播到我国的即此宗派。

瑜伽宗否认客观现实世界而肯定思维的存在,认为外无,内有,事皆唯识。

与佛教瑜伽宗相互影响的是古印度哲学中的瑜伽派。传说,其经典《瑜伽经》的作者钵颠贽利是该派创始人。瑜伽(Yoga)的意思是结合,指修行,此派着重说明调息、静坐等修行方法,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作为修行方法的瑜伽,历来被宗教和哲学派别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51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