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般若禅求索实修之瑜伽师地论
2022/6/8 来源:不详求索实修之《瑜伽师地论》
第五地无寻无伺地
——乾元上人
摄心为戒
戒能生定
定能生慧
若去执着
又错了
因为是自然的事情
一切都不可执着
无寻无寻
是一种境界
应该就是那个样子
金钱名利色
是你内心的显现
人们正常的欲望
是可以的
有我相的人
认为自己都是对的
一切都是缘生缘灭
心清净了
我见就没有了
起心动念就是修行
觉悟的圆满
是一种德行
慈悲
智慧
觉悟
是修行者的认知
这也是
我们理性与感性的平衡点
理性
就是智慧
感性
是一种慈悲
我们都在找寻解脱之道
无寻无伺
就是让你觉醒
有了智慧
你的一生才有意义
从而走出自己的陷阱
达到解脱
实现了你的价值与意义
……
“中华大般若禅”神话系列小说之一
《缘来缘去》
——乾元上人
不一会儿,王平跟陈崇明来到了三毛炒鸡店。这里面装修风格属农家风,很有特色。王平与陈崇明找了一张靠窗的桌位坐下。王平四下观察着,发现来吃饭的人越来越多,便好奇的问陈崇明道:“这里为什么这么火呢?”
陈崇明解释说:“这是他们的老板坚持用山里纯天然放养天的走鸡,加上自己的秘制酱料,而且每一锅的汤底都是精制的老汤。有一天,我到后厨看了一下,佐料下锅之后,大厨猛力翻炒,底料的香味儿满屋飘香,而且,炒到关键时刻,浇上一碗自家秘制的酱料,整锅鸡肉吸满酱汁,翻炒过后,肉质紧致,炒出来的鸡肉看上去嫩弹饱满,一看就特别有食欲。一口下去,嘎吱香脆,弹嫩饱满,秘制酱料在唇齿之间留有余香……这天然的味道,再配上一杯馥郁芬芳,清澈纯净的醇香“女儿红”,美哉,美哉……”
“人家不是说“佳酿之处必有良泉”吗?”王平笑着说道。
“是啊,在“三毛炒鸡店”后院,还有一口泉眼,泉水甘甜,用它酿出来的酒有着独特的味道,而且,店里的精制老汤也用的是泉水炮制而成,所以,这里的鸡特别鲜嫩,好吃。”
不一会儿,服务员端来满满的一大盘热腾腾的炒鸡,上了桌。这时,王平拿起酒壶给陈崇明斟满后,接着端起酒杯对陈崇明说道:“都知道陈道长是高人,不知道陈道长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怎么看?”
陈崇明笑了一下,说道:“现实的问题不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实际上是我们每个人的最现实的一个心态,一个观点而已。佛门讲:在每个人的内心当中,贪嗔痴一直潜伏在我们的内心里,问题往往不仅止于表面。
等事情出现的时候,问题肯定来自于我们的内心,因为什么呢?在内心深处,那些恶习,那些问题都没有解决,所以有一天肯定会在现实中浮出水面。
所以,自己真正修到境界了,那才是真功夫。如果是修炼的人,在现实中遇到的情况,却无法身体力行的去实践,那也是有问题的。
修炼需要真实的功夫,不能光看表面,心真的如如不动,直入无声,念心为戒,那才是“真道行”。
其实一些问题在现实生活当中表现的很透彻,有些人为了金钱、名利、色,于内心深处战胜不了自己的欲望,而且对外面世界的东西产生了执着,得不到也是一种“痛苦”,所以就表现到现实中来了。”
王平接着向陈崇明请教道:“我们修炼的人应该怎么想呢?”
“我们修炼的人,一定要有责任心,更要一日三省吾身,才能回光返照。上天赋予我们功法不是让我们享受的。我们必须要自我反省,有惭愧心,这样才会有觉悟心。惭愧是什么?一定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当你觉得自己无愧于良心时,你的心就安了下来,那么你打坐修炼才会出功夫。”
“那么,陈道长,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生活?怎么看这个现实的生活呢?”
陈崇明喝了一口酒,说道:“有智慧的人才可以谈幸福,没有智慧的人就算有权有势,富可敌国,他也会感到很烦恼。”
陈崇明又对王平说道:“你从五台山回来找寻祖师的目的是什么?就算你真正的找到了玉佛,又能怎样?今天在小江南听到“大佛”被卖了,我感到另有玄机呀!哎呀,老板可不是凡人……”
王平听后瞬间有了“心有灵犀”的感觉,端起酒杯,说道:“谢谢陈道长指点!”
陈崇明与王平津津有味的品尝着这盘三毛炒鸡,用餐临近结束时,听到楼梯上“咚咚咚”走下来一个人,陈崇明转过头一看,心想:“怎么他也来这里了?”
一个有德行的人必须具备四个方面:慈、悲、喜、舍。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